文:九九艳阳天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些俗语在我家,是代代相传的,如今依然是我们家人过冬至与夏至时的生活仪式。
小时候,冬至那天,天还没亮,厨房里就传来剁馅的声音。奶奶站在案板前,把新鲜的猪肉和水嫩嫩的大白菜细细剁碎,再加上各种调料搅拌均匀,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我也跑去凑热闹,学着奶奶的样子包饺子,可包出的饺子总是奇形怪状。奶奶总会笑着给我示范,只见她拿起饺子皮,放上馅料,轻轻一捏,一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就成型了。
又见爷爷坐在地锅灶前,在灶里填上几块入冬时早已准备好的劈柴。灶下的火旺旺的,红色的火苗舔着灶门脸儿,柴在灶里发出叫不出名的响声,饺子却在锅里翻滚,不一会儿就熟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这时爷爷又会讲起过去冬至的故事,说饺子形似耳朵,吃了就能在寒冬里保护耳朵不被冻坏,虽然只是传说,却让这顿饺子多了几分神秘与温暖。
夏至时,骄阳似火。奶奶会早早起床准备手擀面。她将面粉加盐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均匀的面条。水开后,面条下锅,煮好捞出过凉水,放入碗中,加上用鸡蛋、西红柿、黄瓜丝制成的卤汁,滴几滴香油,搅拌一下,香气扑鼻。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吃着清爽的夏至面,听着蝉鸣,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奶奶说夏至吃面,能让人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健康和活力。那时的我,不太懂这些习俗的深意,只觉得夏至面是夏日里最好的美味,凉爽可口,吃完还能再去外面疯玩一场,那是当时我认为十分惬意的事儿啦!
如今,我早已出嫁,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每逢冬至和夏至时,总会想起和爷爷奶奶一块儿生活的时光,总会想起家中的饺子和凉面的劲道清爽。这些简单的食物,承载着我多少童年的欢乐,还有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与呵护。那是岁月抹不去的家的味道,时刻温暖着我的心房,为我的记忆留下了一缕缕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