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 月,工业企业生产平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 亿元,同比下降22.9%(按可比口径),录得近两年来的最低增速。
利润端并未见到起色,反而增速快速下滑。拆分来看,利润率拖累21.9个百分点,PPI 拖累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拉动2.4个百分点,利润率是最大拖累。
一、上、中、下游的情况。
分上中下游来看,中游原材料是本月利润的最大拖累。虽然有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但这并不能解释降幅的全部。因为上游利润也存在高基数,但今年1-2月并未出现大幅回落;下游利润也有高基数,但今年1-2 月利润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上中下游企业皆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为利润端不断施压。从上游来看,煤炭开采业利润占比自去年以来就处于高位。然而,主力电厂暂无采煤计划、中小企业也在等待降价,这促使了煤价的不断调低,使工业企业中重要性较高的的煤炭开采业利润空间变窄。
从中游来看,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严重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响。结合集成电路出口相关数据来看,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下行趋势,2 月时出口金额降幅超出口数量降幅,海外对我国电子产品的需求韧性受损,企业压力较大。
从下游来看,汽车制造业的负增长与国内的“汽车全面降价潮”。近期为促进汽车需求、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有诸多降价政策被陆续推出,而降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车企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不同企业类型的情况。
分企业经济类型来看,1-2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为-17.5%(上年12 月为3%),股份制企业为-19.4%(上年12 月为2.7%),私营企业为-19.9%(上年12 月为-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35.7%(上年12 月为-9.5%)。四种企业类型利润总额增速齐下跌,其中外资企业利润增速的下降最明显。
三、结语。
目前来看,制造业受内外需压力较大,工业企业利润上行仍有压力。之前(学院来信901:【科普】工业企业利润看什么?)我们讨论过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两种情况:
①在终端需求强劲的情况下,下游先受益,量价双升,随后利润传导至中游和上游行业。
②供给端受到冲击,上游最先受益,但上游利润能否传导至中游和下游则由需求决定。
显然,1-2月的数据显示,内部和外部需求并不足以支持上游利润向中下游传导。因为需求疲软,下游必须承受更高的成本,比如原材料涨价的成本、更高的营销促销成本等。
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