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人内心的冲突并非源于自己,而是外在压力内化的结果。一个屡遭父母伤害的小孩,长大后会内化转而攻击自己,而后将会把自我攻击转移到与他人的关系上。
【概念转化】 我们内在的冲突是由外在压力内化的结果。比如童年时连续遭受养育者情感忽视或暴力对待,尚未成熟的心理防御系统会将外部攻击性转化为自我否定或者自我惩罚。成年后,这种未处理的创伤会形成心理模式的强迫性重复,在不同的关系中复现早年的互动模式。如果出现在亲子关系中,可能会形成创伤的代际传递。
【个人体验】小李30多岁,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很轻松,也很顾家,但最近日子过得很烦心,他妻子正在跟他闹离婚。妻子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他们有一个5岁的可爱女儿,7年前和前女友分手后,经人介绍和妻子闪婚。但自从有了女儿后小李就很少和妻子亲近。
小李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小学才开始跟父母搬到所工作的城市,但他一直和父母关系很冷淡,尽管现在住在同一个小区,但基本无话可说,这也是妻子受不了他提出离婚的原因,小李不想离婚也不想改变就这么陷入了婚姻的困境。
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依恋关系理论,认为母婴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紊乱型三种。安全性就是孩子不管做什么知道妈妈一直在就很安心;回避型就是孩子假装自己不需要妈妈,无视妈妈的存在;紊乱型就是时而需要时而排斥,不知道怎么办。
小李由于自幼跟父母分开,尽管爷爷奶奶对他不错,但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和照顾,所以形成了紊乱型的依恋关系(7年的恋爱说明并不回避亲密关系),小李其实对父母是有怨恨情绪的,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这种被内化的攻击后来转化到他的夫妻关系中,从而导致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行动指引】处理代际传递的创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可以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学习自我觉察,通过心理治疗重建安全可靠的客体关系体验,用认知重构技术修正负性的自我图式,打破自动化的反应,学习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健康的边界和互动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