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哲学观里苦难只会把人带往三条路,跳运河自尽(自杀),进疯人院。或者……堕落、头脑变得麻木,心灵冷酷。
狭小、肮脏、散发恶臭的街道上,每个人都会戴上一顶滑稽的帽子。人随时会饿死,生病也无钱医的地方。
无论早、中、晚。都可以遇到喝得烂醉如泥的酒鬼。 人们都爱上了酒精,都在通过酒精减轻身上疾病带来的疼痛,或逃避苦不堪言的生活。信仰退后,与人为本的现代哲学愈演愈烈。人的出路,只有酒精、死、疯。
索尼娅就生活于这个地方。 这个仅18岁,样子稚嫩的孩子,却为了酒鬼父亲、和病怏怏的继母并继母带来的三个孩子。被迫去领了黄色执照。只为支撑起这个,随时可能支离破碎的家庭。
面对继母的抱怨、打骂(发泄),永远是怯懦地低着头,不做回应的女孩。
面对路人地议论,也只是低着头,赶忙躲回她那间,连帘帐都没有的陋室。
他那同样饱经苦难的酒鬼父亲,为了喝酒,把索尼娅自己所剩的一点钱,也骗了去。饿肚子也就成了常态。
父亲即将离世,她却只敢呆站在门前。不敢进入房间,不敢靠近即将离世的父亲。(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
“索尼娅,原谅我!”这是父亲留下的 最后一句话。
面对卢仁的诬陷,这个隐忍的女孩,只是怯懦地低着头轻声地说上一句“我没有。”上帝并没有赐给她伶牙俐齿,而是软弱、胆怯。
索尼娅是大多数人,都避而远之的人,远离低贱人,自己才显得高贵。而这些,身着高贵、或者身着朴素之人,却做着更为恶心的事。
可拉斯科尔尼科夫可怜着这个,和他一样饱受苦难的人。
拉斯科尔尼科夫说:“你攒下钱了吗?”
“没有”
“那你生病怎么办?”
“我不知道。”
“她们迟早会把你吸干”拉斯科尼科夫。
而索尼亚的回答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什么也不知道。”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理解,父亲都去逝了。为何还要去养活,那些迟早都会死的累赘。)
拉斯科尔尼科夫想用自己的方法,拯救索尼娅。但他没有拯救索尼娅,而是索尼娅拯救了他。
索尼娅是个有信仰的女孩,这个饱受苦难摧残的孩子,却活出了爱、宽恕、忍耐、牺牲、勇敢(这个怯懦的女孩,勇敢地承担起家庭重担)、盼望。慢慢融化了,拉斯科尔尼科尔故作冰冷的心。
拉斯科尔尼科夫惊讶于,索尼娅对苦难的隐忍。
他难以想象,也难以接受。这个饱经苦难折磨的孩子,竟然还充满着爱、宽恕、忍耐……盼望着
拉斯科尔尼科夫,跪倒在索尼娅脚前。
索尼娅惊慌后退。
“我并非向你下跪,而是向全人类所有苦难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