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8期“赢”专题活动。
开车走在街上,看到几乎每个路口中间都摆着一辆帅气的交警铁骑,站着几个交警。这阵仗像是有大领导要来视察,可又不对,那种情况不可能有多大范围。一想到今天的日期,才知道高考正在进行。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参加高考的情形。2001年我参加高考,那会儿正遇到河南省高考改革,由原来的文理分科考试,改为三加一加X考试。即语数外三科加大综合,大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科内容,大综合满分三百分。X为附加科目,分数不计入录取分数线,但会影响专业录取。
高考改革通知发布时,距离高考仅有不到一年时间,作为一名偏科严重的文科生,我一开始很紧张,感觉完全没有希望。我甚至有次卷了铺盖卷回家,给爸妈说准备上建筑队。爸妈一通说教,连哄带骗又把我送回学校。
我所在的学校是全县最差的一所普通高中,学习氛围不太好。高中毕业考试结束后,原来五十多人的班,只剩下三十人左右备战高考,我属于倒数的那几个。用当时我的话来说,我就是撞运气,目标高校就是一个地方大专学校,能混上就行。
备考那个阶段,我还是一如既往,发挥特色,挑着喜欢的语文和英语刷题。对于本来基础很差的数理化,我却不太用心,象征性地刷题,不求甚解。尤其是数学,我把研究重点放到选择题答案规律,刻意回避公式推理。小科目方面,物理化学是根本听不懂,特别是化学,看到那些符号,感觉是天书,直接放弃。大综合我还是将重心放到历史、地理、政治、生物上来,附加科目考试我只选了一门地理,轻装上阵。
每天上课,我也是按部就班,比现在朝九晚五还准时,特别是晚自习,下课铃声一响,我几乎都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从不多学一分钟。班里其他同学,有的每天自我延长学习时间到十二点,有的甚至连课间十分钟都不放过,缠着老师讲题。相比之下,我的态度更像是糊弄。
转眼临近七月七日,那会儿高考时间还是七月七日。由于学校太差,没有安排高考考点,七月六日下午,学校安排几辆大巴车,把我们送到县一中考点。
来到县一中考点后,安顿好住宿的宿舍,有的同学又抱着书在看,美其名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的同学转到县一中校园里散步,放松一下心情。而我们几个抱着碰运气想法的学生,先是找县一中的初中同学,晚上简单聚个餐。所谓聚餐其实也就是在县一中食堂,每人吃碗烩面,食堂不准喝酒。吃完饭后,几个就回到寝室,打牌斗地主。老师也是怕我们几个影响其他同学,专门把我们几个安排到一间寝室。
虽说是撞运气,但毕竟是高考,当天晚上的牌局,只持续到晚上十点便散场。几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一觉睡到天亮。
七月七日一早,食堂用过早餐,检查下文具和证件,准备入场。班主任老白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个短会,交待大家不要紧张,一定不要提前交卷,多检查之类的话,大家注意到班里少了一个人,班里最优秀的女生没来。后来我才知道,那名女生由于过于紧张,前一天晚上失眠,后来又引发一系列问题,早上去输了液,还打了镇定剂,最终还是缺考。
第一门考语文,我的强项,也可能是前一天晚上睡眠质量好,我精神特别好,下笔如有神,提前半个小时交卷出来。班主任老白在场外看到我,只是摇头,他内心已经将我放弃,认为我没有希望。考试时间到,乌压压的一群学生出考场走出来,脚步声,说话声混成一片,非常嘈杂。
我们班的同学陆续来到班主任老白身边,有的同学还在对答案,老白说一句不要对答案了,已经过去,不要影响下一场考试。
英语考试我也是正常发挥,稍微提前一点交卷。数学成为我为数不多的坚持到交卷最后一刻的科目,考数学时,我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艰辛,什么是平时不努力,一考就垫底的滋味。我看着数学卷子,只把最简单的几个做了,后面时间,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要保证选择题正确率,绞尽脑汁研究答案的规律,直到老师提醒还有五分钟交卷,我才停止涂改。
大综合考试,物理化学部分,我全靠蒙,把宝全部压倒政治历史地理上来,生物随缘,这个策略最后证明是正确的。附加科目地理考试,我更加轻松,早早考完交卷,我的高考就此结束。由于我附加科目只有一科,还获得提前回家的权力,惹得全班同学一阵羡慕,尤其是那位附加考六科的同学,这位同学大概是特别喜欢高考,他后来又连着参加两届高考。
高考结束后那段时间,我是整天到处玩,就连到学校估分报志愿,也是应付了事。我根本就没有估分,第一批次也就是重点大学,我知道自己肯定上不了提档线,挑着几个好大学,填下志愿,留着以后吹牛用。第二批次我认真考虑了下,觉得本来就是碰运气,万一运气来了,混个二本也行,我慎重考虑下,比较务实地填报了几所省内二本院校。大专批次,我毫不犹豫,直接填写我理想中的学府。
大约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的名字出现在学校喜报红榜上,那一年全校只考上七名本科,一本二本加在一起总共七名,而我的分数恰好是那一年河南省的二本分数线,422分,终身难忘的数字。
我的高考表现惊呆了众人,尤其是班主任老白,简直惊掉下巴,他看好的很多学生纷纷折戟沉沙,包括那位报六科附加科目的同学,当时老白直说我运气好。很多年后高中同学聚会,同学们都说老白把我作为一个案例,给后续的很多届学生讲,说我是差生逆袭的典范,赢得了高考。
现在想想,可能是当时我放松的心态,部分放弃的正确策略帮助我赢得了高考吧。确实对于我当时的能力来讲,能压线考上二本,也是个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