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拿起《走出大漠的女孩》这本书时,我原本只是期待着一个关于教育扶贫的励志故事。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却被这个平凡却又不凡的故事深深打动,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感动,感受到了教育改变生命的神奇和力量。
一、用教育信仰做教育
作者陈美丽老师以她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成长和奋斗的故事。曼曼,这个被视为智障的女孩,在陈老师的陪伴和教育下,经历了一次次的困难和挑战,最终走出了大漠,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曼曼个人的磨砺和成长,更是对陈老师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陈老师的教育信仰所感动。她面对曼曼这样的特殊学生,没有放弃,更没有歧视,而是用心和爱去教育她。在课堂上,陈老师根据曼曼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她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获和生长。在课下,陈老师更是把曼曼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的生活,倾听她的心声,周末和寒暑假还会无偿地留在自己身边给她补课。这种用心和爱的教育,让曼曼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也让她逐渐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用课程改变学生
最有效的教育不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而是课程。陈老师通过晨诵、午读、暮醒等课程,润泽了曼曼的生命。这些课程不仅让曼曼学到了知识,更让她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她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些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陈老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让我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如书中所说:“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岁月,岁月是什么?岁月就是这一个个平凡但不能虚度、不能浪费、更不容颓废的日子。”
除了陈老师的教育方法外,曼曼的成长历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曼曼从一个不会念儿歌、不会做10以内加减法的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写出上千字文章、在舞台上自信地朗诵歌唱、大方地主持学校节目,最终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但曼曼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望。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只要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方法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实现生命的蜕变。曼曼的成长历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伟大和神圣。
三、教育对老师的意义
《走出大漠的女孩》还让我思考了教育的多重境界。陈老师在教育曼曼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追求,更达到了生命的蜕变。这种境界的转变,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事业,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成长。就像书中最后陈老师所写:“再回头看,我拯救的不是学生,而是我自己:从僵化走向灵活,从单调走向丰盈,从肤浅走向厚重。”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共同成长中实现生命的蜕变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