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张文利
这节课学习苏轼的词,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全才似的人物。他的各体文学形式,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苏轼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的代表。
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打破了宋词婉约旖旎的单一面貌,给词坛注入了豪迈超逸,清新高远的新气息。下面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例,一起来领略苏轼的豪放词风和他在词中寄托的英雄梦。
第一、苏轼与豪放词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称在凤翔、杭州、苏州、密州等地任职。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学士等,绍圣元年(1094)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4年再贬谵州。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遇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曾给他的朋友鲜于子骏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这样说的:“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土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里提到的作得一阕的词,一般认为就是指《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来看这首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最早的豪放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词作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轰轰烈烈的太守出猎图。左牵黄,右擎苍这样的一个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太守形象。
那么这篇作品的具体内容不用细讲,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苏轼在《与鲜于子骏》的信中的这句话:“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我们看得出来,显然苏轼在这里把柳永作为了自己参照系。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则记载。在俞文豹的《吹剑序录》里面有这样的一条,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在这段记载当中最后一句话,东坡为之绝倒,非常形象。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幕士的话让苏轼非常开心。那么幕士为什么能让苏轼如此开心呢?因为他把苏轼的词和柳永的词做了比较,指出了柳永和苏轼两个人的词完全不同的风格面貌。
结合《与鲜于子骏书》和《吹剑续录》里面的记载,我们会注意到两个现象:
第一苏轼有意识地、自觉地常常把自己的词创作和柳永的词相比较,因为他问目是我词比柳永词何如?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柳永的词是当时词坛的流行风。史料记载: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所以苏轼没有办法忽略他。甚至我们可以说唯有与柳词相比较,才更能体现出苏词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苏轼创作豪放词是他的自觉行为,他有意在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之外,另创一种不同的词风,亦自是一家,这是他的夫子之道。这个自是一家的,就是他的豪放词。需要指出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类的豪放词,给词坛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活力,使词的创作打破了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宋词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是我们说苏轼并不是要以豪放来取代婉约,苏轼本人就有写的非常婉约的词篇。比如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咏写杨花,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就是典型的婉约词。又比如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一篇,王士祯在《花草蒙拾》里面是这样说的:“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敦谓彼但解作‘大江东去’耶?”
屯田就是刘屯田就是柳永,因为柳永做过屯田员外郎。王士祯的意思就是说,像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这样的词篇,即便是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见长的柳永也未必能过。那么谁说苏轼只会做大江东去这样的词篇呢?
据统计,苏轼豪放风格的词篇大约有50多首,占其全部词作的1/7左右,所以我们说苏轼的词创作并不是一味的豪放,而是豪放与婉约并存,兼有韶秀、旷远等多种风格,从而形成了一个同秀共荣的局面,我们说这才是苏词客观真实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