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西餐大多是不分菜系,煎两块肉搭几块蕃茄胡乱配点酱汁和面包上盘,便敢说自己是正宗的。
我历来对西餐的热情不大,但这次见到法餐中的国菜“法国蜗牛”的时候,也忍不住点上一盘蜗牛来品尝一下,伪装一下优雅。
法国的蜗牛一般都是作为大餐当中的一道头盘菜,一般都是采用炖、焗或者烤制的方法来制作。
焗蜗牛是最为传统又经典的法餐。做法大约就是先将清洗干净的蜗牛用水煮一下,然后将蜗牛里面的内脏给取出来,蜗牛肉再加入黄油等食材和香料,然后放回蜗牛壳,再来进行焗烤。这跟中餐的酿菜有类似之处。
就跟我们中国人吃蟹需要有八件套一样,对于法国人来说,吃蜗牛也是一件需要特别讲究的事情。入乡随俗,加上对面那个人不停地在批评,说一定要按照礼仪和规矩来,不能够直接抓在手上吃。
吃法国蜗牛的时候,会配备上一把钳子和双齿叉。吃的时候,要右手拿住钳子,将蜗牛壳给夹住,接着左手要用双齿叉将里面的蜗牛肉和其他的食材挑出来。据说,这样吃蜗牛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
而且,法国的蜗牛也跟西式餐厅的牛排一样,还需要搭配上一瓶好酒一起食用。不过,我觉得既然是附庸风雅,就可以置之不理了。
吃才得丁点大的几只小蜗牛,不饥不饱的一顿饭,还搞得这般啰啰嗦嗦,吃得人不痛快也不畅快。还不如在夏夜,于习习凉风中,趿拉着拖鞋去羊桥路的大排档,炒上一盘炒田螺,要上三几瓶冰镇啤酒,与好友对坐,高谈阔论一回来得痛快。
说起炒田螺,在夏日的广东宵夜里,可是能与北方的小龙虾齐名。而且,广东一直有在中秋有吃田螺的习俗,说是这天吃田螺可以明目。早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就有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所以,就算抛开习俗,单冲着能明目这一点,中秋这天,炒田螺是一定要吃的了。
买来一堆青壳小田螺。先将田螺放在清淘净外壳,再用清水养上几天,漂上几滴生菜油让田螺吐出絮状的脏东西。广东人还喜欢把菜刀、锅铲等非不锈钢的铁器插进田螺堆和清水一起养,说是可以能让田螺快速吐泥的秘诀,这期间记得要多换几次水。
把养好的田螺,再用老虎钳子一个个剪去螺尾。生姜蒜辣椒切碎,蚝油酱油鸡精粉装碗搅拌均匀。大火烧油锅,放油生姜蒜下田螺,喷酒爆炒,加少许水,盖锅盖,煮一下,加其余配料,继续煮几分钟,最后放上紫苏叶,再煮一下起锅。诀窍是务必要使汤少,成粘黏状,田螺才入味。
田螺的最佳食法是啜着吃。往螺尾一吸,用舌尖裹住一吮,整个螺肉便裹挟带着鲜美的汤汁轻轻滑出,落入口中。这样吃,螺蛳壳里的螺肉和汁同时被吸进嘴里,味道特别滋润。用牙签挑肉虽然方便,但是口味就差得多了。
各地炒田螺的秘诀各有各不同,有的要加紫苏叶,有的爱加金不换,有的加薄荷叶,有的就一定要假蒌叶。顺德的老师傅就说炒田螺一定要加腐乳下去炒,份量不用多,半块到一块,用来吊味就可以,说是没加腐乳的炒田螺,味道不够。我也试过加腐乳炒田螺,的确比没加腐乳的味道更好。
无戒学堂日更第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