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斗篇
今天夏至,山里这个季节,大知了在杨梅树上叫的正欢,“喃喃喃喃哩,杨梅红地。”地叫个无休无止;当年我阿婆每到这时会学知了的声音哄我们玩,听多了后似乎有几份相似,后来把大知了改名叫喃喃蚁,黄知了叫叽叽呀;小时候经常从树上逮下来玩,轻揿知了背部会发出唧唧的声音,玩腻了大卸八块在墙角戏蚂蚁;长大后才知道这种昆虫叫蝉,也许我对蝉有种特别的情结,那年在广东抓到一只从地下爬出来全身黢黑色似铁形似蝉的昆虫,没有翅膀的家伙,在手掌上把玩,十分滑稽,如一只动画中的铁猴子,步态龙钟,翼翼踌躇;空闲纸盒装着,第二天去观察,纸盒中出现两只大小相似的昆虫,一黑一黄,黑的背部分裂开一条纵线,拿在手上才知道是个空壳,当时把“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给颠覆了,大概也可想象成“铁蝉脱壳”吧?广东人见到能动的就是肉,有人用竹竿尾贴胶去蘸蝉,捕到后把两扇翅膀掐掉,说是用来烹调食用;我也试了一只,味道香脆得很。
老谚语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捕得千年蝉;一不小心谨慎玩起了蟋蟀,还养着供着侍候,好奇的人呀!那天才能长大变成熟?
天天去观察蟋蟀,稍有响动他们也不停歇叫唤,证明我这个人没有杀气,随和好交往;抓两只来表演,可能是因为生活优渥,饮食太好不配合,既然不愿意斗好办,我有杀手锏专门对付顽劣的昆虫。
蟋蟀的体液是绿色的,与人血不一样;本来不想用这么残忍的招,丛林生存法则启示我,要么爆发,要么死去;离表演的期限还有半个月,这种手段可以专门培训顽皮的蟋蟀,暂时把它称作“饥饿相搏”法。
抓两只蟋蟀放在一个容器中,不喂食物,只喂水,这样两只蟋蟀在没有食物情况下会选择生存,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互搏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好歹毒的手法,损耗也大,会斗的就不这样去玩,其实这也是种称雄的好方法,有点不折手段而己。
有惩就有奖,奖罚分明;蟋蟀到这个季节已是成熟,如果在野外,也学会了撩妹,也可能成为了那只母蟋蟀的新郎,毕竟荷尔蒙在无休止的释放,叫的凄凉,让我都觉的很难为情;下午到野外逮了几只蟋蟀美女,装在透明的玻璃瓶内,放入桶内,蟀哥们好无修养,听到异性的声音,围着瓶子乱蹿;斯文点的展示歌喉,与瓶中美女对唱;过几天分开装时,让每个桶内的蟋蟀比一比,谁拿冠军奖美女一枚,让他做回新郎,性福一回。
单身汉很闷,都是单身汉又闹,过几天分开装,培训他们不乱跳,养成习惯,要不然在斗时乱蹦乱跳会忙不赢手脚。
为了这次表演的成功,我也是豁出去了,到此时一切准备停当,只待大家来观战,希望能顺利地展现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