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KTV四男六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放松,自由等话题的激烈讨论。通过这样的一个事件,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个体的道德沦丧,也有人说是世风日下,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教育过于关注功利性,而思想上的教育,因为不好衡量而变得可有可无。
先从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确实有一门课叫做道德与法治,然而这一门课有几个学校是真正能让学生按时上这样的课的,更不用说想办法把这门课教好了。不仅在学校是这样的,在家庭里面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越来越少,孩子不如手机重要,一天跟孩子说不上几句话。偶尔说的几句话,也无非就是作业做了没,或者是在辅导作业的时候给孩子各种各样的压力。有多少的父母能够真正的用心的陪伴着我们的孩子们。很多父母说都够累的了,还陪他们当然要自己歇一歇了。那我们累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家人和孩子过得更好吗?如此本末倒置,累的意义在哪里?
再来看看我们这些大人们,我们处在一个物欲横飞的世界里,大家注重的不是个人品德的修养,而是能赚多少钱?似乎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确实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也不是万能的。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相比较几十年前来说,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我们怎样来度过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多出来的这些时间仅用于娱乐,那我想时间没有多出来也好。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低素质的娱乐。但我们空闲了,是不是也可以偶尔考虑一下,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呢?
成人世界道德水平的引导和提升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不仅影响到成人,本身还会影响到身边的孩子们。
以下是我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多看一些关于人性方面的书籍,比如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内向者优势》路易斯海的《21天镜子练习》
2.阅读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比如说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3.阅读一些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书籍,比如《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等
一个人的视野足够开阔,才能够更好的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才能够做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任何一个人的偷懒,都不只是对自己有影响而已,不仅影响到父母,也影响到孩子,更影响个人的发展。愉悦的心情靠的绝不只是沉醉,那只是暂时的逃避罢了,真正的解脱,该是内心的平静,这只能通过自己的修养才能够得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这条路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开始,就一定会收益良多。
其实想要达到这点也很容易,并不需要天天花费太长的时间,在茶余饭后,如果不愿意读书的话,听一听这些书的音频版也好。重点不是听了多少句话,而是这里面的思想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种一棵树最佳的时间要么是在10年前,要么就是现在。”所以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