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1听西南大学张军教授讲座有感

【日期】:2025年9月21日

【第421篇】

【每日欣赏感恩】

感恩重庆行有花花同行,特别可靠;感恩西南大学的周到安排;感恩听到张军教授的高水平授课。欣赏自己早早起床,欣赏自己认真听课,欣赏自己为孩子准备了零食礼物。

【每日觉察】

1.发生了什么?

今天听了张军老师的授课,一开始感觉他说话有点表达偏激,后来发现他真是一个很有自己思考和内涵的人。

2.觉察了什么?

1)对于一开始老师的表达,我内心升起了傲慢心,想着大学老师就这个水平吗?不过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调整了态度,听下来颇有受益;

2)谈到文献阅读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张军老师讲到社会上大家对教师要发表论文的排斥态度,很多教师也抱怨,他说其实大家会对习以为常的现象麻木,如果有科学思维,就会抱有好奇心去思考研究,任何小小的探索都是一次进步。比如很多老师抱怨有些孩子教五遍十遍还教不会,会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笨、不好学,张军老师说他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态度是“太好了!一定有什么原因存在,值得去探索!”这不禁让我想到丽萍老师所说的任何的不舒服都是成长的机会,这也是成长性思维的体验,这让我看到了张军老师的魅力。

3)张军老师谈到他理解的看文献的层次,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就是看到文献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即知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为我所用。他分享了最开始写论文的套路,学习模仿,看文献下来好像学不到什么,但通过精读、总结,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很快就能从众多论文中看出好坏,并筛选精华,汲取智慧了。所以任何的沉淀都是从耐心的重复中开始的,要相信自己通过泛读、精读、总结也能形成自己的体系。

3.下一步行动计划?

看到论文不畏难,掌握方法读下去;

培养科学思维,面对习以为常不麻木,经常思考经常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