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房子里住的年头越长,人总会感到家里没有入住时宽敞了,满眼都是摆放或堆积的东西。打开衣柜,悬挂的衣服密集到没有缝隙;整齐叠放的,也层层摞到顶了。像我这样不擅长叠放和收纳的人,就对着被塞满的衣柜在家中“凌乱”吧。你有没有为找一件衣服把自己的衣柜翻了个底朝天呢?
怎么办?只好开始整理、打扫、收纳的大工程吧。
然而,没有那么容易,又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曾今使用过的旧物,已经有一阵子甚至几年没用过,在“或许以后还有用”的想法下,既不舍得送人更不舍得扔掉了,擦抹灰尘,再放回原处,或换个位置保存。有的衣服,很久没有穿过了,每次整理衣柜都拿出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或许以后还会穿呀”、“这件衣服扔了太可惜”......然后又放回衣柜去了。
就这样,每次整理都在一些物品是留下还是舍弃中纠结,自我斗争,自我说服,循环往复。被保留下来的不用的物品越来越多,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居室空间,还侵占了本属于自己随性所欲、自由支配的地盘。然后呢?归结于房子小,没有储物间,衣柜不够用......
当弄懂断舍离的本质,理解断舍离的思考模式,就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物品。这样,不用的物品及其带来的苦恼便会很自然地逐渐弱化,直到消失。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把好入口,管理好自己购买物品的想法和行为。
舍:舍弃家里不用的多余的东西。对家里不用的多余的物品进行全面审视筛选,决定去向何方。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根据断舍离上述的含义,结合自身实际,我的体会是在实践中使用三个判断原则:此刻当下的时间轴原则,物品要用才有价值原则,自己与物品匹配原则。
无论是面对想买的物品,还是正在整理的物品,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此刻当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主角永远是自己,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摈弃“这东西扔了很可惜啊”、“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这东西或许以后还会用”的想法,而是遵循“我现在需要这个东西吗?”、“我现在还用这个东西吗?”、“这个东西适合我吗?”的思考方式,你就会快速做出决定,提高对物品的选择力和决断力,也基本做到了断和舍。
当我立即尝试用这种思考方式收拾衣柜时,很快清理出两手提袋自己多年未穿而每次整理都下不了决心舍弃的衣服。那种不拖泥带水的果断,畅快淋漓的解脱,带给我美好的心理体验。有些衣服不穿也舍不得扔,原来并不是留恋而是自己根本不懂如何放下执念。
特别是当看到我的几件品质尚可的衣服,收下它们的主人穿在身上展示给我时,这些衣服从“像打入冷宫的妃子”到又被宠幸,重新焕发了生机,原来的主人和现在的主人都好开心。
这就是物品的有用性,正在用才有价值,才不会背离物品和拥有人的关系。物品无法履行自己的使命,就把物品自身的价值否定了。物品不会说话骂你怨你,你没什么罪恶感。但代表过去自己与物品关系的物证,仍然一直存在。找找家里那些被忽视和否定的怨念物品吧。放它们自由,步入新的旅程,送人或找个合适的去向,重新为物品找到被使用的位置。让不被临幸的物品,像人一样,找到归宿感和认同感,散发生命能量。
家里囤积的物品,与人的生活状态关系很大。不妨检视一下,乱买不匹配物品最严重的时候,一般是人最失意或不开心的时候。这些东西,舍不得扔,认为还有用,其实自己并不确定,也伴随自我怀疑。次次重复,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感消失殆尽。产生了“我不善于整理”、“我坚持不下去”自我设限的固定思维,纠结中耗费时间精力,不停说服自己,就好像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顿,然后再给伤口贴上创可贴一样。
从这些角度来看,断舍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认识觉察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过程。通过对断舍离更深的领会,实现自我探索,突破思维,改变行为。
断:扔不是断,扔了还会再买,循环往复。而是要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斩断用不完的物品、多余物品的流通。
舍:以前用过的东西,如果现在不需要了,就不该有“说不定将来还有一天能用得上”的想法,继续保存收纳着,而是让它们去到此时此刻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要有意识地不断把物品送出去,舍弃掉。要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对物品要能掌控他们的数量和位置,对他们完全支配,做他们的主人。形成先有自己,后有物品的状态。否则就是物品的奴隶。
离: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不断地重复拷问物品,也拷问自己的断与舍,挑选出与当下的自己最相称的物品。经过精挑细选出的少量物品,能够各得其所,物品仿佛回归了属于自己的空间一般离开。
断舍离的思维和行为,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体会领悟的过程。只要坚持领悟和笃行,内化是必然、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