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师生关系篇
1 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极度恶化,怎么办?
(1-33页)
一、幼儿园老师打骂孩子和学生长大后辱骂教师等现象,可能与他们童年时的经历有关
二、施与受的不平衡是破坏师生和谐关系的根本原因
教师带着期待而付出,接受的一方(学生)则感觉自己背负着回报的义务。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压力越大。如果付出方明里暗里向孩子指出:“我是为你好!”孩子内心则会更加无助且愤懑——他明明感觉压力很大、很难受,却连反驳的理由都没有,因为对方确实是为了自己好啊!这时候,除非最终的施与受达到平衡,否则无论是付出方还是接受方,都不会满意。孩子压力太大的时候,便会爆发。
三、对于个别问题过于严重的学生,“放弃”有可能是另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我们就要一意孤行,认为没有自己教不好的学生?从理论上讲,教师或者某学校放弃某个学生,其实不是真正的放弃,而是如同医院要求病患转院、咨询师把来访者转介同行一样,是尊重事实的做法(不负责任地开除学生例外)。毕竟每个教师的性格、价值观不一样,能力也有差别,何不让学生去找更适合自己的导师?
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为班级为他人付出,增加其价值感,让施与受更平衡,可能会更好地减轻他们的压力。对于学生的爱,更适合“有条件”的爱。
在家庭中也是一样的,过度付出的父母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