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笔记和整理来自《交往在云端》的第一、二章,通过阅读拜厄姆教授对新型人际关系和理解新媒体的观点,我得以理解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审视的眼光正视“技术决定论”。
互联网技术可供性
如果我们想充分了解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就必须弄明白媒体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概念性的工具,帮助我们将不用媒体加以区别,同时认识到一种技术的多样性。
拜厄姆教授提供了七个理解互联网的关键概念:
1、交互性
社会交互性——“媒体促进个人与群体之间社会互动的能力”
技术交互性——“媒体允许用户通过其界面操纵机器的能力”
文本交互性——“用户和文本之间的创造性和解释性的交互作用”
2、时间结构
✨同步传播
— 面对面交谈、打电话、即时通信中的交流,事实发生的
— 优势:去空间感、陪伴感、私人化;劣势:不适用于大型群组中的互动
✨异步传播
— 邮件、语音信箱,消息之间有时间延迟的
— 优势:技巧性的自我呈现;劣势:交流速度慢
3、社交线索
意义:进一步提供关于语境、信息含义和交流对象身份等信息
富媒体(提供更全面的线索);贫媒体(提供的线索更少)
4、储存——服务器或硬盘对信息的保存
5、可复制性——拷贝、复制信息的能力
(异步传播媒体4、5一般强于同步传播媒体)
6、可及性——不用媒体所能容纳、支持和触及的受众数量
(数字话语传播得更快、更广,可触及的受众更多)
7、移动性——一种媒体在多大程度上是便捷的(空间、时间、人际语境下)
对待技术的不同想象
数字媒体的互动性会引发我们对人、互动和关系性及其带来的幸福感等一系列问题而感到。
除了技术特征外,社会力量也在塑造着我们对新型传播技术焦虑和疑问。
所以,当人们解释一种新媒体的影响时,干脆把技术和社会力量两个角度结合起来。
拜厄姆教授从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因果关系的四种视角出发,考察人们对于新旧技术的不同观点,以及观点形成过程。
1、技术决定论
2、社会构建论
3、社会形成论
4、驯化
总结
拜厄姆教授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存在一条暗线,用过分析人们对于技术可供性“不可预料”的方式,来驳斥技术决定论。这也启示我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技术,为新兴技术“祛魅”
通过图表的整理,我认为每种观点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同时警醒:在使用新媒体时,我们也应常常自省,摆脱技术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