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三十年代的教育也是这样形式

  这两天开始读叶圣陶《我怎样当老师》这本书,当我读到“知识本位与考试本位”“形式主义”的内容时,简直是让我惊呆了,这些内容可都是30年代的文字呀。

  那时候叶圣陶老师就提到了教育的弊病,一个是考试,他是考验学习是否正确与学业知识达到何种程度,这样评定学生的成绩,是作为督促学生用功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被重视的过了分。

    学生考不好,也在学习没有兴趣,于是我就把考试加重,也演变成了学校和学生应付考试的一种功课,也就是说,教育不是以求取知识为本位,而是应付考试为本位了。

  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的工作非常多,把所有的时间交付在了功课上,学生压根就没有时间课外阅读。有些学校抓得更紧,每个学期都有小考、月考、段考、期末考,外人让学生获取好的分数,不行,让学生每天做很多的练习,已经超出了限度,其实已经陷入了形式主义里去了。

  还有的学校竟然没收了学生的课外读物,而这些书不是什么反动的书,也不是淫秽读物,只因为它是属于课本以外的书籍,所以被没收销毁,这是难得的奇闻。

    100来年过去了,我发现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没有从根上去改变,尽管现在是2024年了,可是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唯分数论,各种考试一大推。当然也有很多学校不够重视课外阅读,没有阅读课,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

    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我们似乎一直在一个怪圈里不断地打转,轮回,本质依然无法根治。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质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