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个电钻没有人说没有用,因为它可以打孔。这是打孔对于所有人都是可以进行的,也是对生活有帮助的。它说明这个作用具有普遍性。举个例子,不管一个人是否想赚钱,祂一定觉得钱是有用的。可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电钻呢?不是!这就是普遍有用不能推出个体有用。有些接受普遍性,有些人它强调个体性。为了解释这个,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基础。即电钻可以打孔它是基础,但是这个基础并不一定推导出结果。基础和结果不完全等同。这是其一。我们知道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体主义,那么所有人是不是都要丢掉个体性而完全服从于集体呢?很显然,这是不能的。即使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里,人们依然具有部分个体性。同样地,在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里,人们也有集体性。换言之,我觉得电钻对是否有用,其中电钻的普遍性必然影响我们的判断。可是,当我们做抉择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的意愿。我是否想要一个电钻,或者想在墙上装上什么!只有我对电钻有需求或者有偏好时,我才觉得它是对我有用的。那么,是不是说普遍有用就不是个体有用呢?不是的。正如我上面所说,电钻能够打孔它是普遍的。也就是说,一旦我产生了对电钻的需求,它对于来说就是有用的了。这里的有用就是个体有用。即普遍有用可能转化为个体有用,却不是必然。
为什么基础不能完全推导出结果?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绘画需要纸和笔、还有桌子。如果你只有一支笔,画不了画就说笔不能画出画,这不是明显错误的吗?也就是说,很多事情由多个变量,而我们以为只有变量决定才是问题所在。然而,这仍然是没有完全说明的。假使你有了纸、笔桌子以及绘画的技能,那么你就必然会作出画作。具体来说,今天绘画的这些基础条件你都具备,那么你今天就一定会创作出一幅画作吗?并不一定。问题只有一个,意愿。只有当你有创作的意愿时,创作活动才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