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个议题:孩子撒谎。每当这样的时刻,父母们常常是绷紧了人品这根弦,道德感拉得满满,这怎么了得,这么小就撒谎,长大了那还了得?于是修理的斧头高高举起,主打的就是一个把罪恶的小火苗摁死在萌芽哩。其实,这样的时刻,父母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如临大敌,回想下自己的懵懂岁月,谁还没对父母撒过若干次慌?想到这个部分,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将心比心,由己推人,心中差不多也就了然了。
孩子为什么要撒谎,无非是两种原因,其一,因为恐惧,恐惧说了真话之后可能会面临的惩罚。小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跟妈妈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我讨厌*老师”,妈妈如临大敌“小朋友怎么可以讨厌老师呢?老师每一天教你们多么辛苦,小朋友要尊敬老师”。孩子坚持不去,“我就是讨厌她”,这下妈妈不耐烦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讨厌老师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害怕妈妈不要自己,孩子赶紧改口“妈妈,我不讨厌老师了”。妈妈听完很高兴,拥抱了孩子,“乖,这才是妈妈的好宝宝”。妈妈前后的态度变化,让孩子体验到,跟妈妈说真话是危险的,会被妈妈抛弃,只有说妈妈爱听的话,才能得到她的喜欢。于是逐渐的,孩子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通过说谎来获得妈妈的喜欢,并规避惩罚。也就是说,当孩子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时,他会通过说谎话来保护自己。
其二,因为羞耻。面对成年人的高要求,孩子在现实当中无能为力。还记得电影《你好李焕英》当中,庆功宴的桥段吗?有时候孩子说谎时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孩子上完舞蹈课回家,告诉妈妈她一分钟转了100圈,还被老师表扬了。而事实上初学的孩子一分钟转100圈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孩子也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学转圈的时候经常出错,跟不上队伍,她心理其实是非常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她撒谎无非是向妈妈掩饰自己的不足,并且想得到表扬。
也就是说,小孩子刚开始选择撒谎,是无关乎品质的,他们不过是内心恐惧,或者在表达某些愿望。所以父母这时候不要去批评职责撒谎的孩子,而是去了解孩子撒谎背后真实的意图。首先要创造一个允许孩子说真话的环境,无论孩子说什么,价值都有以倾听者的姿态听清孩子说什么,而不是以评判者的姿态教孩子怎么说。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孩子的真话有中听的,也要不中听的,当孩子说了家长不想听的真话,家长要允许他把想表达的话表达出来,比如他说讨厌老师不想上学,问他,发生什么了,让你这么讨厌老师呢?孩子可能会说上课说话让老师批评了,那你就可以告诉孩子,“你不是讨厌老师,你是讨厌被老师批评”。孩子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你还可以接着跟孩子探讨,“那我们怎么做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倾诉发泄了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如何做不会被老师批评,并且知道了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把人和事情分开。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接纳孩子真实但不完美的样子,让孩子知道,不完美也可以被爱。比如上文学跳舞的孩子的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虽然你转圈没有你期待的那么好,但我看到你学的认真也很努力,并且即使是出错也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你这种精神特别值得表扬”。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可以方向的在父母面前做真实的自己,真实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需要通过撒谎、夸大其词来寻求补偿了。
对于孩子的谎言,父母是没有必要澄清甚至去对质的,跟孩子对质,容易激起孩子防御性撒谎,小孩子也行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撒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父母要把这样的时候当做教孩子技能的机会,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就好了。让孩子诚实不撒谎的最好方式不是批评、斥责和惩罚,而是安全、关爱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