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六下《表里的生物》2个课时
执教:浙江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单元主题,梳理单元内容
1.聚焦单元主题
(1)齐读单元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2)交流:这个单元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再读单元主题。
(3)回忆本单元4篇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2.梳理并发现《学弈》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生:(齐读)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能三心二意。
3.梳理并发现《两小儿辩日》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生:(齐读)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4.梳理并发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原来单元主题是这样学习的。在之前的观课中,如果是一个单元的首篇老师们的操作是齐读一遍单元主题,接着便进入课文学习。王崧舟老师将一个单元的课文和单元主题进行串联,让学生自己发现“发现”的意义。这对我的警醒是研读课文是考验真功夫的,一点也不能马虎。)
二、审注课文题目,揭示认知冲突
1.了解怀表的基本结构
2.了解蝎子的基本情况
3.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那么,“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荒唐的结论呢?请大家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然后,完成课堂作业的第一大题。
(课件呈现)
(教师通过了解怀表结构、了解蝎子、梳理课文内容,都在引导学生发现:那个摆来摆去、会发出嘀嗒嘀嗒声音的,根本不是蝎子、不是生物,而是表里的弹簧。)
三、创设任务情境,驱动问题探究
(课件呈现)
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生物。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弹簧。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1)认为有意义的请举手——29位。认为无意义的请举手——1位
(2)师:孩子们,独立思考太难了!29比1,这是需要勇气的,独立思考是需要勇气的!当然,无论你认为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要为自己的结论寻找——理由、证据、原因。
(3)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任务再次走进——表里的生物。
四、走进“我”的世界,研读“发现”证据
1.初步梳理“我”得出结论的证据
(1)出示学习活动。
(课件呈现)
1.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我”得出结论的理由与证据。
2.写一写:在画出的证据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3.议一议: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完善自己的证据与思考。
(2)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一共是三项学习任务:第一项,找证据;第二项,作批注;第三项,小组交流。孩子们,先完成前两项学习任务。细细地找,默默地想,静静地写。
师:(巡视)仔细找,不要放过任何一处蛛丝马迹;仔细找,理由一定不止一条;仔细找,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两处标上“2”,依次标下去。
(3)交流。
2.研读证据一:有限的经验
3.研读证据二:大胆的猜想
4.研读证据三:小心的求证
5.体会“我”的认知特点
(在研读证据的教学中,都能体现出好课的特点,即充分运用课文、实践活动丰富、突现语言学用、关注技能训练、重在集体训练。学生能够从文本情境学习到回归现实生活进行思考,离不开王崧舟老师的问题导向。在一个个追问中,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刻。语文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在真实的情境中,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这是“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王老师对“情境任务”的创设是颇具匠心的。)
五、拓展探究空间,思辨“发现”意义
1.请你猜想一下,长大之后的“我”会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2.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作者冯至成年的资料,将小时候的“我”与成年后的“我”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了“没有小时候的发现,就没有成年后的巨大成就”。
3.思辨“发现”的意义,学生写话,而后交流理由。
(课件呈现)
正方:我觉得不能只看事实,作者的发现很有意义。因为 ________。
反方:我觉得事实就是事实,作者的发现没有意义。因为_________。
附上唯一反方观点:我之所以站在反方,是因为事实就是事实。作者的发现,是没有意义的。作者首先被有限的经验局限了他的思考,他在得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之后,他就开始故步自封,开始骄傲自大,他就没有继续探索下去。虽然,作者具有了科学精神,爱思考,具有好奇心的一些精神。但是,如果他不能继续思考完善自己的理论,那这样的发现是没有作用的。就像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一样,他只是观察到了一点皮毛,他就开始大力宣扬日心说的错误,开始故步自封,最后被事实击垮。所以说,我们得到一个发现,必须要经过多方正确地求证,在不断地思量下,才能提出这个理论。(掌声)
4. 老师分享自己观点,声明自己的独立思考最重要。
5. 回归到单元主题,表达老师希望学生都能成为那样的人。
板书设计:
观课收获:
《表里的生物》是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公开课。在素养立意的新时代,我们呼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教学。王崧舟老师用《表里的生物》一课作出了引领。在这堂课上,我认为更有意义的是王崧舟老师一直跟学生强调的“独立思考”和“坚持表达”。面对班上唯一一个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王老师也极大发挥教师优势,邀请他做最后一个发言,像一股清流拂过所有人。反思自己,如果没有把握,我就让这样的学生不说话了。这就是王崧舟老师在提醒广大老师的一点:警惕“沉默的螺旋”。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课堂上的大众传媒,你可以使大多数学生与课堂上的主流意见保持一致,也会使少数“不合时宜”的学生三缄其口。而沉默的螺旋,不仅会使少数人放弃独立思考,也会使大多数人在规避孤立恐惧心理、获得群体安全感的同时,满足于对问题的肤浅认知,再也懒得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辨和独立决断。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注:整理自王崧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