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不断打扰,学生不断违规,同事不断要求帮忙,各类检查评比压得人喘不过气,各种糟心事不断涌来时,你是不是累得心慌?即便下班了,躺在沙发上,眼皮都不想抬,感觉身体被掏空、灵魂在抽离。班主任这份工作,拼的不仅是脑力和体力,更是情绪稳定和续航的能力。光靠硬扛和死撑,只能累成狗,最后油尽灯枯,费力不讨好。班主任想从“累成狗”变成持久战高手,关键不是咬牙硬挺,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充电桩。这不是玄学鸡汤,而是钟老师用半辈子教训换来的“续命真经”——班主任不是孤勇者,要学会组团充电、借力前行。
为什么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感到力不从心呢?
1.单打独斗耗尽心血。遇到刺头学生,自己憋着思考;被家长怼了,躲在角落生闷气;被杂事淹没,也硬着头皮死扛,仿佛求助就是认输,暴露脆弱就是无能。结果问题没解决,内耗严重,自己先垮了。
2.情感孤岛浇灭热情。同事都忙得不可开交,不好意思打扰;家人抱怨“心里只有学生”;朋友聚会总是爽约。满肚子委屈无处倾诉,一腔热血无人理解,再旺的心火,也经不起这股冷风迎面吹来。
3.自我压榨断了后路。工作消息习惯秒回,休假手机不离手;学生的事大于一切,自己的体检一拖再拖;偶尔想休息一下,就会有罪恶感。把自己当成永动机,结果力竭了、灯灭了,讲台上只剩疲惫的空壳。
班主任怎样才能从这些黑洞中破局而生呢?
一、建设“情感加油站”——给心灵找个温暖港湾
1.建个“死党吐槽会”。别信“同事不能交心”这种话,在年级组找一两个气场相合、嘴严心善的好同事,组个“班主任求生小分队”,约好据点,像学校天台小角落、校门口奶茶店,定期聚在一起“吐苦水”。家长作妖、学生闯祸、领导安排奇葩工作,别憋着,都说出来。抱团骂一骂,血槽就满格了。偶尔吐槽不是负能量,是情绪排污,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互相“渡劫”。
2.为自己争取家庭“免罪金牌”。回家前,和爱人孩子打声招呼:“这周赶上文明班评比或月考分析,我可能心情烦躁,需要你们多包容,周末我一定好好补偿。”偶尔把脏碗留在水池,吃几顿外卖,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憋不住,抱着孩子喊一嗓子“当班主任太难了,不想当了”,没什么丢人的。家人的一个拥抱、一句“辛苦了”,能让你瞬间能量爆棚。
3.定期约“红尘好友”相聚。别让工作占据你的全部生活,约那些与教育无关的闺蜜、死党逛街、闲聊、吃火锅、看电影。和他们聊明星八卦、生活琐事,吐槽老板,就是别提学生。让大脑放松两小时,能快速恢复精力。要知道,我们首先是某人的妻子或丈夫,是某人的闺蜜或兄弟,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然后才是班主任。
二、建设“专业充电站”——给专业找到提升路径
1.傍上学校老班智囊团。学校里总有几位气场强大、让家长都敬重的资深老班主任。放下顾虑,向他们拜师学艺。可以说:“X老师,您处理家校纠纷的方法太厉害了,能教教我吗?”“Y老师,您带的班级纪律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用一杯奶茶换一次“实战私教课”,很划算。他们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可能就是解决你难题的关键。
2.加入线上学习共同体。别只靠自己摸索,关注几个实用的班主任微信公众号,加入一些高质量的教育社群。看看其他同行如何处理学生玩手机、早恋等问题,学习一些沟通技巧。遇到难题,在群里求助,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3.整合跨界教育资源。和心理老师合作,遇到学生状态异常时,请他们帮忙诊断。和有专业资源的家长联系,邀请他们为班级开展讲座。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学会寻求帮助不丢人。
三、建设“自我发电厂”——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动力
1.随身携带能量补给包。可以在办公桌抽屉里放满爱吃的零食,如巧克力、坚果;喜欢的精油,提神醒脑;搞笑漫画书,甚至一双软底拖鞋。课间休息时,吃块糖、闻闻精油、听几首歌、看几页漫画,能迅速恢复能量。身体舒适了,情绪才能稳定。
2.坚决划出暂时失联区。和手机“约法三章”:晚上9点后,工作群开启免打扰模式;周末至少抽出半天,彻底“失联”。要知道,地球没你照样转,班级离开你半天也不会乱套。陪孩子尽情玩耍、侍弄花草、追不费脑的短剧,怎么轻松怎么来。不会休息的班主任,教不出充满活力的学生。
3.点燃快乐小火苗。可以培养一个与工作毫无关联的爱好。比如跑步跑到大汗淋漓,烘焙出黑暗料理,在KTV当麦霸、在家养出娇翠欲滴的花儿。在这些事情里,你不再是班主任,而是一个尽情傻乐的普通人。这点自娱自乐的爱好,是你对抗职业倦怠的护身符。先温暖自己,才有能力温暖别人。
老师们,当你从“孤勇者”进阶为“组团作战”,那些曾吸干你能量的黑洞,就会逆转成生生不息的光源——照见教育路上,更从容坚定的自己。你就会猛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摇摇欲坠的独木舟,而是拥有强大后援的战斗机。虽然风浪依旧,但内心安稳了,干劲更足了,眼中那团教育的火焰,就会燃烧得更旺、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