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好,“不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坏。……因为你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就会出现四种组合……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这是一个坐标图,上面有四个“人生坐标”……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探究并梳理出这四种情况的含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145页
昨天我们聊到了游戏和人生,今天我们继续一起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本用童话人物来娓娓道来心理咨询是什么、能做什么的心理学入门小书。
一起和墨水留白读书的聊书人是C,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学历过硬、工作优渥、家庭教养很好的都市女性。我所见到的C,并未像书中的主人公蛤蟆一样,郁郁寡欢。但在家庭与工作、自身与亲友、爱情与亲情等各个维度的交往中,C却时常感觉很无力。一起读书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在和苍鹭医生——书中的心理咨询师,和蛤蟆先生、和我们的内心进行着对话。通过这本小书,C希望能够褪去光环,聊聊她的过往,找到内心里潜藏着的力量。
关于人生坐标
开篇提到的人生坐标,实际上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
昨天我们聊到了游戏与人生,其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辩证观点,即,我们的人生到底有没有既定的剧本,如果有,是源自哪里——这决定了我们如何能够掌握更多主动权,当希望“逆天改命”的时候,可以一击必中。
而今天的章节,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生命最早的阶段:
从你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时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视角看待一切事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142页)
我问C:如果问你,你在四五岁的时候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你会怎么回答?
C想了想,说:我会觉得,我不好,别人好。不用问我为什么,也不用惊讶,这就是我直观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依然是这种认知,我不好,别人好。
我问:即便你现在看到了那么多阴暗面、即便你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成功和优秀?
C说:是的,即便是这样。其实这与取得了什么结果或者外在条件如何变化没有关系,这是我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心理的世界。……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143页)
我问C:那你想改变么?
C说:想,非常想。但就如书上所说,这是从小形成的思维习惯了,已经内化的相当深入。说实话,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改变。如果改变了,那还是我么?我将如何自处?想想其实觉得就像蛤蟆说的,有对于未知的兴奋,也有无所适从的恐惧。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决心能够做到。因为就像你所说,我也许现在在这种情况下,过得还不错,并不糟糕。如果改变了,是否会更好,我其实拿不准。
的确很难,正如书中所说: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么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146页)
我此刻想起了前段时间上课,听到的一个比喻:公交车上车的位置都会有一块踏板,当人们踏上这块踏板之前,会想,往里挤一挤吧,还能匀出一点地方让后面的人上来。而当人们踏上这块踏板之后,马上会转变想法——没有地方了,不要挤了,后面的人等下一班车吧。
这就是“变心板”。
我把这个比喻的小故事也讲给了C,其实对于我而言,我希望说的是,决心也好,态度也罢,其实只是角度不一样罢了。真正准备好与否,其实不在于外界情况是什么,只在于当事人自己所站的位置。具体能否体会,那要靠C自己去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