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几句诗词,一起来读一读吧。
你听说过“君子”吗?你知道什么是君子吗?
君子,一般是品德高尚的人,而且德才兼备,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你们知道花中四君子指的是谁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被称为四君子吗?
梅花雪中来,箭兰幽谷藏,竹林风吹过,紫菊飘淡香。梅、兰、竹、菊,它们或洁,或雅,或挺拔,或孤傲,品性清雅淡泊,为人们所欣赏,乃至敬重,并称“四君子”。我们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承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赏一赏,文人墨客笔下,这花中君子的风采。
读诗,读好诗,就是要走进文字,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但要领会到这一层,读好读懂是前提。
1、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把这四首诗读通读顺。(2)、遇到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用笔画下来,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可以联系课文插图,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朗读
(1)指名读四首诗(2)领读(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流利
(朗读指导:第一次,要读得一字不错,字正腔圆。第二次,要关注节奏,读得有板有眼,第三次,若是能读出点儿诗的味道来,那,很了不起。)
3、初次汇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1)、诗人笔下的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哪些文字细节看出来的?
古人对梅花称赞的诗是最多的,达到百篇以上,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他的傲气,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色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由北风时,单独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华满树,那一阵阵幽香,随风袭人,怎能不令人心生钦佩!
(2)、诗人笔下的兰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哪些文字细节看出来的?
空谷生幽兰,兰花最令人倾倒之处在于幽,它生长在深山野谷,以清婉素净的香气,透出其天性之美,兰花从不取媚与人,只适合开在人迹罕至的幽静之处,不会因为无人观看而停止芳香,这种颇有隐士的气质,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气质,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顾名利,只追求心中理想的坦荡胸怀。
(3)、诗人笔下的竹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哪些文字细节看出来的?
竹子不似其他花木那样风流。它不言不语,一生淡泊,高风亮节,千古难寻。竹子外表潇洒清俊,似乎随风而动,婆娑风流,其实竹的本性是坚挺的,生于石缝仍要直指云天!诗中写出了竹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杜甫这首咏竹的诗是他一生高洁淡泊的写照,也是诗圣高风亮节的写实。每一个为官者都应该有一颗高洁的心,心甘情愿为国家、为民众无私奉献。竹在清风中簌簌作响,在月光下舒朗的影子都让诗人倾心,因此中国文人的居室住所大多种有竹子。苏东坡说:“宁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4)、诗人笔下的菊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哪些文字细节看出来的?
菊,晚秋时节,百花都已凋零,夕阳西下,篱笆旁,一丛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怕孤独,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宁可为气节而死去,也不屈服于凛冽的寒风,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4、再读古诗
配乐读诗,这四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和着音乐有感情诵读。
5、讨论从花之四君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6、总结
梅兰竹菊因其高洁的品质,被称为四君子,占尽春夏秋冬。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也成为了君子立身做事的标杆。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今天,我们了解的花之君子,就当以四君子为照,做一个谦谦君子。君子,德才兼备、具有道德理想、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举例:假如我做了班长组长,我就要为班级的进步出一份力,这就叫兼济天下。我不能与不文明不道德合污,这就叫独善其身,能够这样做就是君子。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首先的一个前提就是保持自己的清廉正直。
所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敬廉崇洁,修身养廉,诚实守信,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