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拾遗

导致孩子出现我们所看得到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两个叛逆的孩子。

一个是因为自己从小就被父母放在老人身边,上小学才接到身边,缺乏安全感,所以想通过叛逆寻求父母的关注,确认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另一个则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被无微不至地呵护着,父母对孩子事事包办替代,完全压制了孩子内在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这个孩子的叛逆则是对父母过于严厉管控的一种抗争。

要解决前者的问题,父母要对孩子做的是多陪伴、多交流,立足重建与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解决后者的问题,需要父母做的恰恰是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信任和空间。

没有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的育儿秘籍,每一种教育原则和方法都是与孩子特定年龄阶段、心智水平和环境场景等相对应的。

什么“一招搞定……”“一句话搞定……”“家长只要……,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清华妈妈(北大爸爸)的……”等等单一化归因、模式化的解决方法都是假的,不仅徒劳无益,甚至会让父母误入歧途。


有些父母会比较容易自责,愧疚,觉得可能自己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没有养好孩子,甚至耽误了孩子。

其实你走过的弯路,大多数人都走过,90%的父母都有。

比如焦虑,盲目,情绪不稳定,用过很多无效错误的育儿手段等等……

我们不用把别人想的太好,不用把自己想的太差。其实大多数人只要稍微走回正确的方向一些,就可以做的比大多数人好一些。

知道自己哪里还可以进步,然后踏踏实实的去一点点往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只要比大多数人都更能坚持一点,就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会不会“夸”孩子,决定了孩子的积极性。 过度打压孩子不好,但是彩虹屁一样夸孩子,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宝宝好棒 宝...
    晓月芳华阅读 68评论 0 1
  • 昨晚《教师成长力》对话。 一位老师提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听讲座热血沸腾,但睡一觉就“涛声依旧”了。 心动容易,行动难...
    晓月芳华阅读 122评论 0 1
  • “诵读型文本” 王君老师曾对此做过这样的诠释,以“诵读”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其至是唯一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
    晓月芳华阅读 105评论 0 0
  • 村上春树说:“对人而言,最重要的大概不是知识,而是渴望获得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只要有这种东西,我们就会不断前行,仿佛...
    晓月芳华阅读 69评论 0 0
  • 妈妈如果只需要教会孩子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一定是:怎么是「爱自己」。 孩子问你“什么是爱自己?”这样回答他: 爱自己...
    晓月芳华阅读 9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