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出现我们所看得到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两个叛逆的孩子。
一个是因为自己从小就被父母放在老人身边,上小学才接到身边,缺乏安全感,所以想通过叛逆寻求父母的关注,确认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另一个则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被无微不至地呵护着,父母对孩子事事包办替代,完全压制了孩子内在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这个孩子的叛逆则是对父母过于严厉管控的一种抗争。
要解决前者的问题,父母要对孩子做的是多陪伴、多交流,立足重建与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解决后者的问题,需要父母做的恰恰是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信任和空间。
没有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的育儿秘籍,每一种教育原则和方法都是与孩子特定年龄阶段、心智水平和环境场景等相对应的。
什么“一招搞定……”“一句话搞定……”“家长只要……,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清华妈妈(北大爸爸)的……”等等单一化归因、模式化的解决方法都是假的,不仅徒劳无益,甚至会让父母误入歧途。
有些父母会比较容易自责,愧疚,觉得可能自己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没有养好孩子,甚至耽误了孩子。
其实你走过的弯路,大多数人都走过,90%的父母都有。
比如焦虑,盲目,情绪不稳定,用过很多无效错误的育儿手段等等……
我们不用把别人想的太好,不用把自己想的太差。其实大多数人只要稍微走回正确的方向一些,就可以做的比大多数人好一些。
知道自己哪里还可以进步,然后踏踏实实的去一点点往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只要比大多数人都更能坚持一点,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