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论”题记:
今天是2024年12月9日,是我的生日。从今天起,我将对自己以往见诸报刊的文字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计划在我的“简书”中推出“总论”、“学校管理论”、“语文教学论”和“阅读心得论”计66论。
目前在“总论”之后大致将“学校管理论”分类为“文化建设9论”、“队伍建设6论”、“课堂建设9论”共24论,将“语文教学论”分类为“理念认识18论”、“课堂实践18论”共36论,以及“阅读心得论”5论。这些论稿均为发表稿,是在一二百万字的阅读笔记、教育反思、思想研修基础之上才得以见诸报刊的文章,绝大多数几易其稿甚至时隔十多年之后才得以付梓。考虑以“每周一论”的频次推出,但并不以当初发表的先后顺序来编排,也会在“简书”上将主题模块交叉发布(为便于整理,均保留原发表标题),部分论稿之后会有一些附文(均为发表或报道文章)以示延伸或拓展。全部论稿均为本人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部分论稿也已经有二三十个年头了,故有一些偏颇和迟滞的观点,敬请大家见谅。
很多时候在学习理解和投身实践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喟一叶扁舟之孤独、迷茫和卑微,好在还有一种坚定、坚持和坚守的心志,虽不能穷山距海,却也算不负过往。试看当前教育改革的强劲浪潮,如何迈好自己余生的步伐,当沉下心来,继续学习,做一个一辈子的读书人。
“每周一论”目录如下(在整理推出过程中不再出现发表期刊和时间。读者诸君若有摘抄和引述,请注明出处。):
【总论】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18.4
附:《一篇演讲辞引发的思考》,《精品》2017.12
【学校管理24论】
学校管理之“文化建设论”:
1.《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方向和行动方略》,《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50(7月)
附:《古镇揽胜羊中秀——江苏省无锡市羊尖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扫描》,《中国教育报》2001.4.18
2.《文化管理——种更具时代活力的办学理念》,《江苏教育研究》2005.4
附:《例谈学校文化管理》,《中国教育报》2004.12.7
3.《学校管理中的辨证思维》,《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3
4.《管理变革——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教育探索》2006.6,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10
附:《构建创新性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结集《教育创新的理念与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5.《学校管理中如何构建管理文化》,《常熟高专学报》2002.6,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2003.4
6.《教育科研中如何构建科研文化》,《江苏教育研究》2003.3
附:《确立科研兴校的主体战略思想》,《新教育周刊》2001.3.26
7.《文化引导——让生命焕发存在的意义》,《江苏教育研究》2011.9.
附:《用文化经营学校——关于构建校园文化的对话》,《江南晚报》2002.12.19
8.《最善利益: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教育视界·智慧管理》2021.4
附:《有一种“尊重”叫“绑架”》,《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7.11
9.《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与解释》,《山东青年》2020.2
学校管理之“队伍建设论”:
1.《角色信念:一种缄默的力量》,《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17.5
2.《从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07.1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中小学教育》2007.5
3.《教师成长之路:从教学个性到教学特色》,《基础教育参考》2012.19
4.《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策略建议》,《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9
5.《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想方向与工作方法》,《山西青年》2022.2
6《基于学习型组织开展校本教师培训》,《学园》2022.18
学校管理之“课堂建设论”:
1.《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境界》,《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6
2.《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课堂文化》,《教学研究》2003.4
3.《课堂教学中的辩证思维》,《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1
4.《课堂教学应追求怎样的品质》,《中国教育报》2009.12.29第10版
5.《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互动说》,《江苏教育报》1998.7.28,《吴中学刊》2000.1
6.《教学文化视域中的互动教学》,《新教育》2003.11-12
7.《积极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学与管理》2008.7
8.《积极的教学互动产生积极的教学智慧》,《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8
9.《课堂教学如何造就积极的学习期望》,《考试·教学管理》2007.1
外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期望》,《文教资料》2020.1
【语文教学36论】
语文教学之“理念认识论”:
1.《语文和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6
附:《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我的语文教改之路》,《人民教育》2003.18
2.《论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6
附:《文化叩问:我的教学行走方式》,《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2
3.《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
4.《再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1
5.《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反思》,《常熟高专学报》200.4.3
6.《在文化互动中涵养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8—9
7.《阅读教学离不开“人--本”对话》,《现代中小学管理》2003.97.
8.《读懂作者与读省自我——阅读教学的文化命题》,《中学语文教学》2012.6
9.《语文教学须植根于语言世界》,《语文教学研究》2013.9
10.《语文教学要叩开一扇思维之门》,《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2,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06
11.《语文素养与教育观变革》,《现代语文》(中旬刊,教研研究),2012.4.
12.《关于阅读教学碎片化的改革建言》(上)(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5,2014.6。
13.《从文学阅读中汲取写作要义》,《文道》2015.5
14.《视阈融合:穿越时间距离的阅读理解》,《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15.《读者意义:基于前理解实现一种新的理解》,《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5
16.《审美思维:文学阅读的一种理解方式》,《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8
17.《审美解读:一种特殊的阅读交流》,《汉字文化》2019.6
18.《文本再现:阅读理解的融合与超越》,《中学语文教学》2021.2
外一篇:《文本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常熟理工学院报》2022.11.20
语文教学之“课堂实践论”:
1.《由〈废墟〉教学引发的思考》,储建明、陈平,《中学语文教学》2000.11
外一篇:《“年轻人”怎么了——对〈废墟的呼唤〉教学的反思》,《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版》2005.7—9;
2.《一种精神性的理解与解释——以〈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为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3
3.《从“可能的存在”走向“现实的存在”——关于〈雅舍〉的理解与解释》,《名作欣赏》(中旬刊)2014.11
4.《执教〈石缝间的生命〉引发的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8
5.《和学生一起寻访诗歌的意境》,《中学语文教学》2006.12
6.《浪漫的梦,一颗独立自由的灵魂——<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新探索》,《语文月刊》2021.4
7《视觉的领悟和领悟的视觉——<湖心亭看雪>的别样韵致》,《语文学习》2019.11
8.《敞亮阅读教学的心灵世界——〈离骚(节选)〉教学引发的思考》,《现代语文》2008.3
9.《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能力与智慧》,《语文教学之友》2011.05.
10.《“明辨”与“分析”:戏剧教学的入门艺术——以〈雷雨〉(节选)教学为例》,《中学语文教学》2014.6
11.《是读出文本还是读见自己》,《语文学习》2014.5
12.《在思路推进中提高思辨能力——以<小时代>影评指导课例与品析》,陆锋磊、储建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2
13.《〈绿〉的神韵在哪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7
14.《在审美思维中提升文学鉴赏力——以<边城(节选)>教学解读为例》,《中学语文教学》2017.9
15.《关于〈受戒〉的接受美学分析》,《文学教育》(上)2013.07
16.《千万不要丢失了语文味》,《今日教育》2008.11.4A3版
17.《阅读教学追求怎样的教学意境》,《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4
18.《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理解与意义建构——<秋水(节选)>教学新尝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0
【读书心得6论】
1.《从〈论语〉中解析孔子的个性化教学》,《名作欣赏》(上旬刊)2012.6
附:《读书与省思》,《江苏教育研究》2007.4
2.《行走在心灵对话的旅程——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附:《要读一些读不懂的书》,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教师谈读书”,2021.4.9
3.《维系心灵和精神的勇气——读〈我的教学勇气〉》,《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2009.7
4.《自由:<夏山学校>的阅读启示》,《无锡教育研究》2022.8
附:《让学生全员参与——读〈把人当人看〉有感》,《江苏教育研究》2003.11;
5.《“生长”的背后是什么——关于〈用生长定义教育〉的阅读理解》,《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