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天小年夜,在乡下陪父母吃了顿年夜饭。父母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远走高飞”的儿女们,像我,只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我已经回不去故乡,回不到父母身边了。
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也称家乡、老家。每个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故乡情,深深依恋自然地滋生于心灵深处,构成了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故乡的感受正在慢慢消失,内涵正在逐步拓展,印象正在逐渐模糊……
故乡也逐步在与城市接轨,追随城市文明。然而,在民俗与传统的失落中,在对土地田园的失去中,乡村的血肉在萎缩,传统习俗在流失,那个原本承载许多美好回忆的家园也渐渐的丢失了。
虽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工作,一年中回老家的次数也不少。但每次回到小时候的故乡,脑海里总是会闪现出很多难忘的回忆,进而牵出缕缕乡愁。
为了生活和发展,人们四处奔走。“父母在,不远游”的人越来越少,“此间乐,不思蜀”的人越来越多。
信息的便捷和交通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也改变了人们的故乡意识。大量的外资企业争先恐后涌进故乡,本地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对一方人与一方水土的概念日趋淡薄起到了推动作用。仅仅依靠本地人才的填补显然无法满足人才的空缺,异地人才纷纷被网罗过来。远来的游子,着眼理想职业、居住环境、感情归宿、人文气息、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考虑,看到异乡有着比原来故乡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有着更多的收获和成功,更有一片更适合繁衍生息的土地,选择异地作为新的故乡。而我回到故乡时,有时却被新故乡人当作是异乡人和外来者。
其实,真的回到故乡,由于离家太久,早已不适应故乡的生活和习惯。故乡,又变得即熟悉又陌生,却又激起对自己目前所处环境的想念。这,就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或谋生的人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痛,一种挥之不去的痛。因此,早年离家的这些人,心灵永远会在这头就想那头,在那头又牵念另一头。始终有一种旅人的感觉,似乎永远在路上,永远是个行者,可又无力改变现状。
当初的离家,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舍和无奈。经年之后,乡愁会在任何一瞬间涌上心头。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的故事,都有一份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乡愁。
对于一个在外的人来说,最不能随着岁月随风而去的,不是离乡换来的荣华富贵,也不是金钱和地位,更不是繁华和精彩的外面世界。最不能随岁月随风而去的是年少时的经历,或是丝丝缕缕的乡愁。
每次回到家乡,乡音,乡情,无不牵引着离家人们的心弦,激起阵阵乡愁的情绪。怀念儿时的美好和无忧,怀念旧人的浓情,怀念似水的年华和青春的流逝。但又不能久留在故乡,而离开了又会想念,这种情绪始终在心头,无法解脱,无法释怀。
当与来自北方的新故乡人交谈时,他们操着一口流利的江南本地话时,我是很惊讶的。其实,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步融入当地的习俗,自己认同的文化在何处生根时,此心安处便是故乡,自然衍生出人文故乡、感情故乡、生活故乡。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在传统社会中,衣锦还乡,告老还乡,解甲归田,这些中国文化中独特情调的产生,无不恋于土地。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对乡村最大的影响是打破了他们稳定的生活状态,土地逐渐被开发,转眼都变成为工厂,没有了土地,又何来故乡呢?
故乡是个长说不衰的话题,人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仍然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身处异乡,到了天涯海角,也难以割舍。在心酸的奔波中,回想起故乡,或许还有一丝丝的甜意,更能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去开辟一片新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