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奠基石

      今天看了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感慨颇深。我认为学生的教育问题既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时它又和家庭教育的密不可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关键应该根据孩子的特征“对症下药”。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辨是非能力差,同时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极强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孩子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完。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平时必须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比如写作业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边做边玩;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家长不得当老师家长必须注重错题原因分析,不得只盯着分数。这样,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好的学习习惯,可事半功倍。

      二、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做对比。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三、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

      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

      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可以说99%的原因都来自家庭教育。让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劳动,过度保护。这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第33期坚持分享第115天 书抄:《家庭教育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孩子的错误对家长来...
    家有宝贝_3aa0阅读 786评论 0 0
  • 真相就是这样,你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制造者 ——关于孩子参加营地教育的一点思考 不...
    路人甲和路人乙阅读 903评论 0 1
  • 德育财商推演——王金梅 主题:我的沙盘我做主 少儿财商是青少年儿童对金钱的识别和认知能力,从少儿时代开始培养理财意...
    3beaf6a6c60d阅读 1,722评论 0 0
  •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学业并非是唯一的话题和任务。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导致各成员有着丰富的情感连接,相互之...
    天下谁人不读书阅读 2,548评论 0 3
  • 2022-6-13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原创分享277天+338天 约练总第242次 过去说:知识改变命运; 当下说...
    丽卡多阅读 9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