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国14年后,返回鲁国,此时孔子已68岁高龄。
人近黄昏的孔子,早已远离政坛多年,看透了世间万物,只想做做学问,教教学生,平静地度过余下岁月。孔子带着学生们,翻阅成堆成堆的鲁国史书和档案,完成了《春秋》的编纂。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
《春秋》不仅内涵丰富,自成体系,而且又蕴含着精深的义理,具备经的超越性,同时又很贴近政治和生活实践,具备史的切实性。真可谓是经史之绝唱。《春秋》也广受历代政治家的重视和学者的推崇。
《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想借着《春秋》来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有些事不方便讲得太直白,太详细,便三言两语就带过去,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提示,具体含义读者自己体味去。而有些事又不能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可以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或对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笔则笔”,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多用些便多写几笔;“削则削”,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少用些就把那份素材的竹简削一些下去——小刀削一层皮下去,字就没了,跟用橡皮擦似的。
最终,《春秋》里的历史,都是史实,都是叙述性的,没有一句评论性语言,但是其中的褒贬和主观要表达的态度,都呈现出来了。这种写法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现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欲言又止,讳而不言,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就是“弯弯绕”,隐晦含蓄的表达对⼈或事的态度。就好比是故意给文章糊上一层窗户纸,读者能否看穿幕后的真相,了解作者的内心,就看自己的眼光和修为了。到底几个意思,自己领会吧。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以后写史的人,都尊孔子为祖师爷,对于这套“春秋笔法”了然于心。司马迁更是得孔子真传。
司马迁在《史记》⾥最含蓄的春秋笔法,莫过飞将军李⼴。
司马迁在《李将军传》写到:
《论语》⾥说:“在上位的⼈⾃⾝⾏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实厚道像个乡下⼈,开⼝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们的信赖!
本来这个情况看起来⽐较中肯,但是翻阅李⼴的⽣平,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他的⼀⽣并没有像传⾔的那样建⽴不世战功,与卫青,霍去病⽐起来还是差很远。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要对李⼴评价那么⾼呢?
因为司马迁之所以被“净⾝”,就是因为他帮李⼴的后⼈李陵求情,惹怒了汉武帝。所以司马迁⼀直在《史记》⾥对李家⼈的赞誉,⽤了春秋笔法表达了对李⼴⽣不逢时的感叹,对⾃⼰命途多⾇的不幸遭遇的感慨。
还有吕后。
吕后这一辈子,活了六十一岁,她就没做什么好事吗?司马迁不管那个,做好事的那方面他一个字都没写,只挑坏事写了。吕后怎样杀大臣、杀情敌、杀刘邦的儿子等等。司马迁并没有捏造什么,可是很明显,他就是要强调突出吕后的狠毒。这个标签,就像如来佛贴在五指山上的那道符,你孙猴子再牛,也永世不得翻身了。
吕后的狠毒被历史定格了,但她执掌天下的这十几年中,包括前期汉惠帝的七年,全都天下太平,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了。这当然有吕后的成就,毕竟吕后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不过,史书里把这个成就主要归功于刘邦指定的那几代丞相——萧何、曹参,还有王陵、陈平。
春秋笔法是一种文学修炼,比直言不讳来得妙,比指桑骂槐来得雅,比长篇大论来得巧。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总有一款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就像简书可爱锁.文.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含糊其辞,或者旁敲侧击,或者含义模糊,或者闪烁其词,或者含蓄委婉,或者意在言外,或者从旁烘托,或者虚掩伪饰,或者上下暗示,总之就是不要太直白。也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本意,但这时候最好从轻从宽,隐隐约约,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