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没有好好的读书,只能用之前读过的书来做笔记。
《洞见》认知引导方向、洞见决定格局这本书是赵昂先生的作品。
他是资深生涯咨询师,高管教练,畅销书有《在人生的拐角处》。
你所谓的“过不好”,都源于认知限制:
认知是一种视角。认知丰富的人,一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不会固执己见,陷入单一的判断。比如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会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这个换位,换的就是视角。
认知是对于价值的判断。每个人周围总有价值判断的高手,他们总能判断出哪只股票更值得投资,什么时候该买哪里的房子,什么职业才有发展空间,什么才是未来的趋势。在这些准确判断的背后,一定有对于价值判断的准确认知。
认知是一种对于方法的选择。比如对于获取财富,有人选择创业,有人选择投资,有人选择依靠写作,有人选择成为网红,甚至有的人选择犯法。这些选择的背后,有基于对自我的认知,也有对社会发展方向、趋势的认知。
认知还是一种对于结果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失败的经历,然而在失败之后,有些人的态度就是失望、沮丧,一蹶不振;有些人就是稍做调整,奋起再战;还有些人对于失败无所谓,泰然处之。真正的心态不是勉强为之,而是建立在对事情的积极认知之上。
刚知道“认知”这个词还是在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当时的理解认为是对事情的一些看法,没有这么全面深刻。目前自己的“认知”程度仅仅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对待事物的看法有了一点改变,从原先的非黑即白太片面到现在明白事情可以有多面的角度去看去理解,当然还有其它自己还没有了解的地方。
告别“认知泡沫”,不做虚假努力。
认知泡沫,就是你错以为正确的认知。
前俩年的时间里,我陆陆续续买了好多线上课程和缴费社群,这当中有的是自己心动想学,有的是看钱少肯定值得,这些课程只有很少的课我有跟着上,大部分都是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
原本是怕自己一直在家带娃会被社会淘汰,想着多学东西肯定能帮助自己不被淘汰,可买完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美好,不去行动还是没有改变自己。
思想上没有根本的改变没有任何的意义,成天叫嚷着道理都懂可就是没有行动。
原以为参加社群和牛人在一起肯定会有所改变,时间结束后发现自己还是原先的那个自己,没有什么变化,仔细想想参加社群活动时都是被动的在学习,没有主动参与,当然不会学到知识。
学习只是浮在表面浅显的看着,自己没有进行思索加以运用,当然是一晃而过,内心有时甚至是抵触学习随着社会风潮而学习,不清楚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啥,没有真正的动力支持很快就支撑不下去,看着别人写的文章又开始害怕自己当前的水平被社会淘汰进而陷入新的一轮打鸡血似的循环往复的虚伪勤奋学习。
找到自己学习的根本动力:
为了使孩子生活环境更好,学习做更好的家长,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持续学习:解锁人生各种可能
逆袭只是持续投资自己的结果,那么学习就是投资自己的最佳方式,学习会让一个人打开视野,转变认知,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人生可能。
学什么:
想做的,喜欢做的,必须做的。
怎么学:
树立目标,攻克,然后继续循环。方式:跟人学,实践中学,持续看书学。
对于底层的人来说,读书是能接触到的最廉价的学习方式。
建议读三类书:
1.法律类的书。
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不必一开始就读大部头的书目,先从普及性的、能看懂的法律书读起,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什么。然后发现社会有很多可以保障安全的规则,学了法律会知道如何对抗坏人,保护自己,安全的独立。
2.读些增长技能的书。
可以是财务,保姆,行政,文秘,写作,厨艺,美发。了解一些,觉得喜欢就参加培训。不能靠家庭,不能靠别人同情,家人还得养活。
3.读些让人快乐的书。
快乐可以体会,也可以学习,从书里的人、事汲取能量,改变自己糟糕的情绪。
投资自己,除了读书学习,还有升华自己的灵魂。
灵魂的坠落:被环境裹挟着,然后沉沦,助力坠落的就是内心不断索取的欲望。使灵魂升华,就是需要自己不断持续坚持的修炼学习,拉长时间维度相信自己能进步到心目中的目标。
自己目前数目太单一,需要增加其它类型的书,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可以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增加技能,做到养活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