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入第4章,注意观察,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作者认为,一场对话只有在安全的氛围中,各方才能畅所欲言,实现观点的自由交流。在对话中营造出足够安全的气氛,才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一旦对话失去安全感,就好像进入布满地雷的危险区,会陷入一场徒劳无功的游戏。他们要么会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要么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和他人进行对话时,尽管对方的观点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但你并没有产生抵触情绪。相反,你认为聆听他们反馈的信息,仔细思考他们的看法,让自己坦然接受对方的影响。那就表明:对方在对话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你的利益,你也对对方的观点表示了极大尊重。
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
这是一个特别的观点,我并未完全思考明白。毕竟作者是西方人,东西方语言表达是有差异的,中国人更讲究中庸,说话喜欢绕弯,隐晦、侧面的表达观点,特别是在观点比较犀利的时候。俗话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有些话并不适合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为啥作者说关键不在内容本身呢?姑且看下去,也许后面会有更深的理解。
在对话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对话的氛围,发现不安全的信号,就要命令自己暂时后退,放慢节奏,在重新掌握局面之前认真审视自我。
不安全的信号表现有:提高嗓门、对别人指手画脚、变得非常安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