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天时间,读完了作家余华的新作《文城》。放下书的那一刻,感觉读得浑身酣畅淋漓,虽然故事的结尾并不是完美的结局,或是说常人所期待的结局,但是我仍然觉得余华的作品读起来就像是触碰真实的生活,满是自然生活的气息。书读完了,总要有一些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我的感想主要有这些:
一.苦难才是人生的底色,但是我们依旧要乐观面对。
看过余华的一些作品,比如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对人物命运的刻画都是以苦难为主线的。这次的《文城》,也不例外。主人公林祥福生活在长江以北的乡下,靠着殷实的家底和自身的勤劳,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一对兄妹的来到改变了他循规蹈矩的人生轨迹,以及命运。
有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是行走在宇宙间的陨石,上天的安排,互相之间的相互碰撞,使得生命有了光亮的火花。林祥福与小美的相识,小美为其产下一女,再到悄然离去。林祥福为爱寻找,踏上了寻找文城之路。他一路向南来到了溪镇,又四处漂泊,最终确认了小美所说的文城就是这里。他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叩开百家的门寻找奶水……最终,他在溪镇安定下来,通过勤奋努力成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时光荏苒,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心里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小美。
命运总是会给人安排诸多的苦难和遗憾。林福祥被土匪头子张一斧杀害,到死也没有实现他的夙愿。其实走出小说,我们真实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总是带着遗憾,总是带着未了结的心愿,就匆匆离开了。小说的结尾,林福祥遗体被老家田氏兄弟托运回家,在西山葬有小美的墓地前,两人以这种方式相遇了,此时,时隔小美去世已经十七年了。结局也最终是满足了读音的心愿,但是体味起来确实如此凄美。
人生又何尝不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我们的命运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掌控。苦难才是人生的底色,走过艰辛万苦,我们依旧要乐观面对。
二.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文城”
起初,我认为文城就是一个简单的地名,是林福祥找寻小美的目的地。随着对作品感悟的不断加深,文城这两个词变得更加深刻。小说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文城。林福祥的文城就是小美,小美的文城就是对林福祥与阿强的双向抉择,溪镇百姓的文城就是平安宁静的生活……
每个人倾其一生都在探寻,为一个目标活着,为一个追求活着,为某个人活着。我也在探寻自己的“文城”,这文城里包涵了信仰、家庭、终身的事业…每走一步都有看见的风景。 文城就是一场找寻吧,我来到这人世,走了这么远的路,也曾迷失过,现在还在探寻的路上。但是我找到了关键,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永远认真用心去做,保持真心,久而久之就会有所收获吧。
三.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世间所有的相逢都是一场缘
如果没有小美的来到,林福祥的人生又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他或许会安分地守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顾念着每年的收成,然后去城里的当铺上换回黄金银元,最后了结此生。生命其实就如荒谬和偶然性相结合,在这结合之间铸成永恒,这就是人生吧。
品味自己这三十年的历程,从小山村里走出来,行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所学、所遇、所见,都是缘,有正也有恶,在成长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对生命的认识也更加的清晰,不断去经历,感悟,去阅读,去思考,及时行文,才能是把握住人生的点滴了。
余华笔下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而我们在经历着新的时代,有快乐有酸处,有这个时代的底色。当我们打开书本,或是与老人们交谈,去探寻曾经的那个时代,感悟他们的故事,我们是不是能够有更大的勇气来迎接当下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