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基础是逻辑,生活中的聊天也是在逻辑的基础加上趣味等风格要素而形成;逻辑这么重要,可我们对逻辑的了解和把握却并不多。
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错误推理的三个例子,以及厘清思维有效沟通的四个原则,和有益的四个逻辑方法。
错误推理的三个例子
以泪掩过
故意忽略手头上的问题,只是把焦点放在论证的外围或无关的问题上,通过这样来影响听众的情感,试图赢得他们的同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错误的推理,但非常有迷惑性。被广泛使用。
例子:讨论议题是为教育业增加税收;反对者上台后,不顾大会的首要目的,把所有时间花在向听众展示:在学生时代,本地教育系统给他造成了多少无法挽回的悲哀与悔恨。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成功地赢得了听众情感上的支持,赢得了大家对增加税收无形的反对。
循环论证
情况一,有些因果关系本不存在,所谓的原因只是结果的另一种方式,并不能有效推出结论。e.g.因为Sherry在撒谎,所以Sherry是个撒谎者。-谬误!
情况二,本来互为因果的命题,偷换概念后将原来的结论变成了前提,而前提变成了(谬误的)结论。
e.g. 因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他们缺乏自由的愿望。
偷换概念后:根据人类缺乏自由愿望的事实,所以他们的行为是被注定的。
无力反驳不算证明
你或许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提出一个论点,没有证据,只是因为反方没有证据反驳,就迫不及待宣布自己的论点是不证自明的。栗子:
博士A:我认为宇宙里有其他生物的存在。
博士B:你有证据吗?
博士A:我没有。但是你有证据可以证明宇宙中没有其他生物吗?
博士B:我也没有
博士A:哈哈,那就证明我是正确的。
----------------分界线---------------------
学习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上述错误推理,更重要的是进行有效沟通。思维混乱,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白的人,怎么能够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听?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很多时候,女性对另一半生气,就是认为另一半“不理解自己的需求”--那么,直接了当地、完整地告诉对方你的想法或者需求。
2)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容易引起歧义
例外之处在于,当你需要委婉,不伤人的时候。e.g.“这个决定可能不是最谨慎的” v.s. “这是个白痴的决定”
3)避免言辞闪避,尽量直抒胸臆
将简练与优雅完美结合起来。
4)避免多义词(结构)
----------------分界线---------------------
一些有益的逻辑方法
如何定义术语(词语)
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
经典定义: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
肯定命题v.s.否定命题
通常情况,肯定命题更直接有力;否定命题在反驳假命题的时候可能更有效。
栗子:“有些人工作努力 ” 和“有些人工作不努力”表达同样的意思,但细微处有不同,最好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
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不能因为事物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就鲁莽地认为“这两个事物(事件)很相似”。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相似特征的多少,而在于这些相似特征的重要性。
三段论
有效的结构:
中项至少要有一次是周延的(全称,即“所有”,“每一个”)
每一个M都是P。
每一个S都是M。
所以,每一个S都是P。
这里,P代表大项,S代表小项,M代表中项,连接大项和小项。
栗子:
每一个中国人(M)都是地球人(P)。
每一个北京人(S)都是中国人(M)。
所以,每一个北京人(S)都是地球人(P)。
无效的结构:
一个不支持中项周延性的论证结构必然是无效的。中项不周延的情况有两种:
A)肯定命题中,谓项通常是特称(或者“不周延的”)。
无效结构的栗子:
每只松鼠(M)都是哺乳动物(P)。
每只熊猫(S)都是哺乳动物(P)。
所以,每只熊猫(S)都是松鼠(M)。
B)否定命题中,两个否定前提的影响相当于一个不周延的中项。
无效结构的栗子:
没有男人(M)是女人(P)。
没有女侍应生(S)是男人(M)。
所以,没有女侍应生(S)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