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与激励孩子
参与本身其实就是对一个人的认可,说明孩子值得被尊重,说明他值得被认可,说明父母把他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让他参与。所以参与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只有让孩子更多的参与这件事情,跟他才有关系。如果很多事情父母都不让他参与,那么他做事情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有动力。不参与说明这件事情,他没有权利,也没有参与权,没有发言权,没有掌控权。
父母一般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参与太多,所以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往往他已经不让父母参与了。
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所学到的,要比我们言语中学到的更多,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身教,榜样的力量,教育的极改是行为的影响。我们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们嘴上怎么说,我们说再多遍,孩子可能都听不到,或者会起反作用,但是我们如果做到的呈现出来的,他会更多的去向我们学习。所以父母要一直在努力让他看到我对学习的热爱。不过我们要真正热爱,而不只是给孩子做样子、做面子,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虚假的爱学习。我们要训练自己。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就需要沉下心去去好好的去去体会,去思考我们学到的每一点的知识,而不是一直在想着我怎么样用这些知识去改变孩子。
父母从孩子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因为一旦当孩子习惯培养成之后,他长大了之后就会特别省事儿。如果学习习惯没有培养成,那么他大了之后,我们会比较费事儿。关键是费事儿父匈也没有机会再去做更多的参与。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让你参与了,父母是又有有效期的。总之,教孩子热爱学习,并且父母为此做出奉献、参与是值得的。父母的参与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父母的参与确实非常重要。无论如何,不要把孩子全部丢给老人养,或者自己每天很忙,没有时间管,把他放到完全的放到寄宿学校。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初高中了,有的时候可能该放到寄宿学校也是可以的。但是尽量的不要那放那种很长时间都回不了家的,中间基本上没有办法联系的那种学校。那样的话,父母可能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去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中。他很多人的内心的事也没有地方去讲去探讨。父母跟孩子之间会不太亲密。
不管孩子多大,我们都可以更多的给予支持和陪伴。尽量没有或者减少唠叨,贿赂、苛求。(苛求,就是你必须怎么样,你要做到非常完美,那样的话其实反而会导致后来孩子全部崩溃。)
父母通过一开始花时间陪伴孩子。并达到坚决到底来培养习惯,温柔而坚持非常重要。父母很多时候其实也有规则,但是很难坚持到底。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脾气,我们会很生气,然后我们会放弃。最后很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然后就培养不了很好的习惯。
父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第一个让十几岁的孩子说出他的目问题和目标。
第二个,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其实就是摊开来聊一聊。各自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要啥,自己希望怎么样。
第三个,如果孩子的目标和父母的目标相差很远,就一起用头脑风暴,找到一些注意是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法。
第四个,就是一起挑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并试行一段时间。
这就是四个步骤,总之就是在一起,各自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寻找方案,最后选定方案。解决问题前提是相互就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对方的担心在哪。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一说出来自己想法之后,就直接发脾气,或者说不可能怎么之类的。要平和的去交流,去探讨,因为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孩子的心声。
有时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时候,即使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是他也不太容易执行。我们要注意坚持到底,你不要指望他自己说的,他就一定能能很好的执行。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需要和善而坚定地去执行,要养成和善而坚定的这样的一个习惯模式。坚持到底很多时候不容易,父母有的时候可能就放弃了。
坚持到底是一种以尊重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法。一共包括四部分。
第一个。跟你的十几岁的孩子进行一次友好的讨论。了解所出现问题的相关信息,还要先听听他的想法。(就我们讲的云手第一步第二步。先接住,然后去倾听了解他的情况大概怎么回事。我们不要上来就否定,不要上来就说不行之类的,要先去了解。)
第二个,和你的十几岁的孩子一起用头脑风暴寻找解决方法。选择一个你和你的十几岁的孩子都同意的解决方法,就是跟你的孩子合作。让孩子参与进来这件事情可以怎么办?怎么样可能会更合适?
第三个,要和你的孩子就执行的日期和最后日期,最后期限达成一致。一定要有时间限制。这个期限最好不是父母主动说的。我们很多时候跟家长也在跟孩子商谈,结果最后孩子不愿意,因为都是父母单方面决定的。
第四个,要足够了解十几岁的孩子,父母要知道他们可能不会遵守最后期限。这个很正常,很容易不遵守。父母要通过和善而坚定的让他们承担责任。坚持让他们执行约定。这里,和善很重要,坚定也很重要,保持双方的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