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是:在你昨天写好的大纲基础上,再构思下你文章的横向结构。要求写出各个分论点或各个案例之间是怎样的逻辑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顺序,还是程度顺序?
文章标题:《期末考试结束后你会问老师孩子的分数吗:关注分数不如关注成长》
文章结构
横向结构?
①即每一个观点(核心论点或分论点)都需要论据支撑;
②论据下可能还有自己下属的小论据。
我的文章横向结构具体构思分析如下:
核心观点:关注孩子成长,关注收获,并非分数与排名
观点一:不要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排名
论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禁止以任何形式去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要尊重学生的隐私,禁止老师对向家长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这样一来,家长只知道自己家的孩子的考试分数,不知道班上其他同学的分数,自然也就不会知道自家孩子在班级里的成绩是怎样的水平,也就无法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觉得心里没底,所以家长们也开始着急了。期末考试结束后总会有一些家长想方设法询问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
观点二:不以分数论成败
影响成绩的因素很多,单纯以考试成绩排名衡量学生的表现不公平。
列举班里同学的事例。
出题者对知识重点的把握会影响成绩。
监考老师可能会影响成绩发挥。
How如何做
1.淡化分数和排名
论据:
其实,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无形之中,都会自我施加压力,因为父母在孩子每一次的考试之后,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每一次的询问都会给孩子增加压力,渐渐地孩子对于分数和考试有了恐惧,导致不少孩子有考试恐惧症。【案例身边同学的故事】
张同学有一段时间在面临考试时,会出现肚子痛。郭同学类似情况会头晕。
总结:其实都是精神导致的身体不适,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关注孩子分数和排名。
2关注学习过程。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2020年河北理科状元邢雨菡的母亲分享的育儿方法】
【案例班里同学频繁上补习班,成绩却不理想】
总结:没有好的方法、习惯,也能取得好成绩,但这种好成绩来自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这种消耗战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
3、学习与生活同在
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成长,如果一味让孩子学习,渐渐孩子对于学习失去了动力。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如果自己一天到晚只能工作,没有休假和闲余时间生活,那么就算有工资也不愿意高压工作,何况是孩子,因为父母在孩子周末的时间,就应该带孩子出门放松,这样学习才有动力和期盼。
逻辑顺序分析
我的文章采用的演绎逻辑:
大前提是考试结束后家长问成绩,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允许排名,家长焦虑。
小前提:如果家长只关注分数和排名,对孩子评价是不够客观的。提出解决方式。
结论: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分数是第二位的。
❤️总结:
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满意的成长。
请家长朋友记住一句话: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分数是第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