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读了这本书的三个序和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即写在前面),初步感知数学史对小学数学的意义,以及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史,研究数学知识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向前能诠释一个知识、一个思想乃至一个数学分支的源,向后能诠释它们的流,源和流正是在“向前”又“向后”中,在这样的“诠释”过程中,清晰起来。国家督学成尚荣肯定了数学史的研究开启了小学数学改革的另一个视角,开辟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华东示范大学数学博士生导师汪晓勤指出:从历史中寻找有关概念、公式或思想产生的动因及发展过程中的认识障碍,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历史进行重构,形成教学设计,最后付诸实践。蔡宏圣老师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在2003年的时候执教的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蔡老师把“从加法到乘法,人类的认识是如何提升的”渗透在课堂里,从而让学生透彻把握一个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和本质意义。这节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也打开了他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这本书共有10个案例,每个案例都由四个板块组成,分别是:
史海钩沉:简短的专题史,讲述某一知识或分支的产生与发展历史,重点是呈现历史;
史料梳理:对上述史料进行分析比较,汲取对数学教学实践的启示,重点是剖析提炼;
教学探索:基于数学史的剖析与提炼,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重点是课堂实践;
提示解读:对案例中数学史的运用、数学史所蕴含的教育智慧、数学史之于数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与提示,重点史运用策略。
大致了解这本书研究的方向和呈现形式,非常期待在共读的过程中能了解更多的数学史以及数学史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