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者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小学的任务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
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到底应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从事脑力劳动、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呢?本章给了我以下启示:
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要首先训练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在教室里学习几个小时,则会损害儿童的健康。
2,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以便“拴住”儿童的注意力。
3,应给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并希望他们把作业做到底。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3,课堂上不要让孩子过分疲劳,应当不断地使学生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说的读书,是处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
4,学习还应当和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形成极为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等。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让学习对儿童来说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