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完成的灵药
中午看到了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急性子的国王,他希望刚出生的公主能马上长大,到处寻找方法,有一位聪明的神医提出,在东方有一种灵药可以马上使人长大,但路途遥远,需要十二年的时间,国王听了欣喜若狂。十二年后,神医带着亭亭玉立的公主回来了,国王见了欣喜不已。
其实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灵药,故事里的公主也是在12年的时间自然成长了。
想起动力点燃师核心守则那句话: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教育最忌讳急功急利,教育最忌讳一劳永逸,放下急于求成的期盼,教育不是瞬间的批评和改错,是不断坚持正确的事情,美好自然发生。
【好事记录】
我:
早起做早饭(大儿子怕我起不来,订了5:30的闹钟)。
晚上因为晚饭要分开做,爱人有烦躁的情绪,我开始没说话,但已经引发了我的烦躁,只是暂时压着没发出来。后来洗涮收拾的时候我就开始唠叨:摊了这么一堆,一会儿还要给大儿子做饭,已经够晚的了,咋就不能提前收拾一下……爱人不说话,大儿子回家,本来说了要煮汤圆的,但是他看着其他饭很多,吃不了那么多,就说别煮了。爱人在一边说:那你要吃啥你弄吧!我说:你不管就离远点,从晚上回来就嫌弃做饭麻烦,那个表情让人看着就难受,现在不做你还要说……(最初看见爱人有情绪,就该用情绪翻译机说:你对儿子回来的晚,晚上需要做两次饭感觉烦躁;看见你烦,也很影响我的心情;儿子晚自习回来晚暂时就是这样,每天再因为这个烦大家都不高兴;你有事吃完晚饭可以先出去,儿子回来我做就行)爱人说:刚才你都唠叨半天,我都忍着没说话,现在又这样说。然后他就气呼呼的出门了。他出去了,我也觉察到自己没有翻译他的情绪,而是陷入了习惯性的唠叨,修行的路还很漫长~很快调整好自己,给大儿子做饭,收拾洗涮。
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想起爱人回老家办的事情不太顺利,应该也是导致他晚饭时烦躁的一个原因,当时我却没有注意到,没有真正看到他的情绪,还是对他缺少耐心、缺少看见、缺少积极信念。
爱人:
原以为他们下午才能回来,11:30左右到家,然后就开始准备午饭。
下午下班帮我一起去找被人取错的快递,后来又去接小儿子,到家给我们炒河粉。
大儿子:
早晨我炒的土豆丝味道不太好,他也没说啥。吃完饭自己骑车去上学。
晚上还是吃的我们准备的晚饭,爱人有情绪出门了,我第一次试着炒河粉,炒了大半碗,他说挺好吃的,全部吃完,一碗浓稠的玉米糁粥也喝完了。
小儿子:
早上快七点没有睡醒,叫他说还可以再躺3分钟。没过一会儿去看他,已经穿好衣服下地了。
周一晚上问他早晨还坐邻居家车去学校吧,他说可以啊;其实我也可以骑电动车去送他,只是那样直接去单位有点早,也没法洗涮收拾厨房,送完再回家收拾,时间又有点紧张。他乐意和邻居小朋友一起,这样最好。还是感谢大方的邻居,平时这些小事情相互帮忙,双方都比较轻松,我一般特别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但和他们交往,完全无压力,也没觉得麻烦,一切都很自然。
9点前完成作业,还独立收拾好书包和泥塑课需要用的各种材料包。8:20左右问他再过多久写作业?5分钟还是10分钟?他说10分钟,我就拿定时器定了10分钟,时间到铃声响的的时候,他说:哎呀,咋这么快就到了。然后赶紧先把定时器放好,我在厨房收拾,安静的关注他,没说话。没多久他就去写作业了。虽然这段时间经常用定时器,有时候效果很好,有时候不太好,主要是时间到了他不立马行动,我会忍不住唠叨:到时间了你怎么还不动?不是你说的到时间就开始吗……早晨听到连线说:定时器没有情绪,但语言背后有情绪,而情绪会引发情绪。其实孩子知道闹铃响了该干什么,但有时候需要一个缓冲,这时候去干涉催促,反而会影响他的行动。想起我自己就特别不喜欢被人催被人提醒,本来自己想好了要干啥,如果有人催,我可能反而彻底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