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谈话的核心模式是三角形
为什么说是三角形?
咱们以等边三角形为例。
其中,我们是一个角,所以我们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另外一个角是别人,那么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需求,他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我们如果想要达成目的、干成事儿,就要把这两个的人和需求,互相交流,最后达成一个共同目标。
这个共同目标,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同时既是我也是你,我们的目的都可以达成,并不需要哪个人作出牺牲,但是需要让步、妥协,还有获得、进攻。
大部分人认为进行交流是零和游戏,我得到了别人就得不到;别人得到了我就有损失。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模式是双赢模式,大家都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只是需要交流、谈话。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谈话很难呢,甚至是高难度的?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了解自己,只是盯着自己的目的,看不见别人。对于别人的目的,觉得根本不重要,自己才最重要。
这就像一个三角形,拼命的想要把自己的角变成钝角,让别人的角变成锐角,只有这样才觉得自己是成功了。
但是,一个三角形的角度之和是180度,这是不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三角形变的好看一点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心中有自己,眼里有别人,把目标定在第3个点上,才能够把事情谈成。
我举一个吃饭的例子,比如吃辣。
有些人说我不能吃辣,有些人说我能吃辣,那么他们如果一起吃饭应该怎样点菜呢?
大部分人一看到这个问题就觉得头疼,这可怎么点呢?
实际上先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一点辣也不能吃吗?还是能吃微辣?分得越详细,心里越明白,越能够知道自己能吃多少辣,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吃辣就结束了。
对别人要抱有好奇心,询问对方能吃多辣?他是能吃魔鬼辣吗?还是他认为自己很能吃,实际上也只是微辣……
这都需要沟通,需要好奇心,需要耐心,一点点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交流气氛变得和谐了,融洽了,大家哈哈一笑,互相做出妥协,也就可以点出合适自己口味辣的菜了。
所以在交流的时候,抱着好奇心,抱着是了解对方的机会,进行交流是最好的心态。
最后,心中有了这个三角形的模型,就不会只看到自己了,而是有了大局观,当自己陷入到高难度谈话中,可以让自己跳出来看到整个模型,指引自己的方向,最终会达成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