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共读,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基金投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基金产品中进行选择,如何通过好的策略来让自己的基金投资收益率更高,基金的本金更安全呢?
格雷厄姆在这一章提出了他的一些观点。有的已经被大家广为知晓,有一些异于一般人的常识。
首先我们挑选基金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去找这些基金过去的业绩是怎么样的,越是热门的所谓金牛基金,越是连续几年的五星评级基金,就越是被选择的对象。但是格雷厄姆告诉了我们一个他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那就是“完全凭过去的业绩来购买基金的行为,是投资者所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结论是真实数据分析后的结果,然后格雷厄姆还分析了造成这个结论的一些可能的原因。
这些原因包括:
1,基金经理跳槽。因为越是热门的基金经理,越容易被别人挖走,或者是自己出来单干做私募基金。
2,资产过度膨胀。对于业绩好的热门基金,更多的投资人会选择它们,从而导致基金规模迅速膨胀。之前的高业绩好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规模小时采取的一些投资策略,当规模扩大之后,这些投资策略没有办法照搬。过高的规模导基金经理不得不采取更分散的策略,买入更多种类的股票,这导致他分析的注意力被分散。
3,费用上升。巨额股票交易涉及的成本往往要高于小额股票交易。费用的上升将直接损害投资人的收益。
4,羊群行为。基金经理在获得更多的资金规模和荣誉之后,更容易变得胆小和模仿他人,且习惯于安于现状。这样导致很多不同的基金出现持有类似的股票和类似比率的现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过去业绩好的基金就不能买,因为另外一个事实是“昨天的赢家几乎从未成为明天的赢家。”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应该要避开那些过去业绩不好的基金,然后在过去业绩好的基金中间添加上其他的条件来挑选优质基金。
挑选的方法与大多数基金购买者考虑问题的顺序是相反的。
首先第一条是要考虑费用。这往往被大多数投资者所忽略,事实上,每年节约下来的费用,哪怕只有0.5%或者1%,若干年积累下来,收益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同时还因为基金的费用比未来的风险或者回报更容易预测。
第二个步骤是做风险评估。一个是关注基金的回撤。如果回撤率偏高而你不能接受,要考虑换一个基金。其次是除了看晨星评级之外,还要根据基金过往的策略看其是不是更愿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例如在规模过大前就进行封闭。或者是不夸大自身回报,敢于有自己的想法,不随大流去投资的基金。
第三步才是观察过往的业绩,这个仅仅能作为一个参考。
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于指数型基金。虽然指数型基金主要是获得平均市场回报。但由于它的低费率以及不必考虑错误预测市场趋势,从长期来看,它的回报会比大多数的主动性基金更高。
我们都说基金要长期持有,那么在什么时候要考虑出售基金呢?这里有几个确定的信号。
1,交易策略突然发生急剧改变,例如投资方向等跟以前的不一样。
2,费用上升。
3,突然产生异常回报,无论是巨大亏损或者是突发的惊人回报。
4,过度交易。
最后格雷厄姆提醒我们:耐心是基金投资者唯一的重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