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2.jpg
知识要点➕感悟思考➕疑问行动
《教练式领导力》读书感悟
作为领导者,解决下属之间的冲突矛盾的心法是:
协而不调:只负责协同,把双方拉到共同目标之上,而不是像情感节目一样,陷入到对过去矛盾的调解。
协而不调的具体方法是:
- 1、情绪抽离:你到底是想赢,还是赢得辩论?
- 2、目标共识:我认为,咱们共同的目标是XXX,你们怎么认为?
- 3、行动承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你们准备怎么做,来实现这个共同目标呢?
其实这3个问题,不仅仅可以用于协调下属之间的矛盾,还可以用于多人协作或跨部门协作事宜的务虚会上。
面对涉及部门多、需要协调资源多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说出:“这事儿不归我管,是别的部门的事儿”,而且越是部门划分细致的组织,这种推诿扯皮的现象就会越多、越普遍。
正如一位院长朋友曾疑问的:“我怎么感觉,随着医院的发展,行后的部门、还有人越来越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了”。
其实这不是一家医院、一个组织的问题,而是很多组织都会涉及到的问题。
这其中当然有更细的流程、更规范化的制度规则的原因,也不可否认的有人情世故、关系亲疏、自我保护等人性层面的原因。
更高协作度的团队,必然是有着更高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团队。因此作为组织、团队的领导者,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具体的理论、技术、工具;更应该关注在使用这些理论工具的人,是否有对实现目标的使命感?是否有与人协作完成目标的意愿感?是否有在目标实现后显性可得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而这些感觉,就需要“领导者们”通过制度设计、会议组织、日常辅导等手段去营造和强化了。
而目标务虚会,则是其中之一。怎么开?
- 1、针对某一目标,召开主题会议。
- 2、针对共同目标,达成共知共识。
(尤其要确保他们知道:达成这一目标,对于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和意义。) - 3、各自作出承诺,为了实现目标,自己要做成些什么?
- 4、作出协作姿态,在未来的协作中,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