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需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并采取实践中的具体举措加以落实,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认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深深植根于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生动体现在党的一切奋斗、全部实践之中。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事关一地一域发展,更事关“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它是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全面把握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政绩要为人民而树,检验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政绩要靠实干与担当来树立。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机制,优化考核指标设计,将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作为重要内容,建立有针对性的特色指标。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绩与干部等次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评优的重要依据。把政绩观教育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表彰和宣传在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干部学习。通过巡视巡察、考核考察、八小时之外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确保他们始终践行正确政绩观。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在推动改革创新中践行正确政绩观,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祁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