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大雨刚刚停,就往梧桐山上跑,山体滑坡路都封,绕了一圈才走到老虎涧瀑布前,瀑布的水沿着河渠一路凯歌奔大海。”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我堵在雅苑立交,纹丝不动半个小时”
给她留言:你该老实待家里的。
她回:历经四个小时,已经到公司,如果是走路,我都能来回三趟。
后来,又见她分享的亲眼所见。
问她:这个,你在公交上看到?
她回:人民桥桥底//不是,因为这个 路断了,我们在人民桥被迫下车//这里(她给了:人民桥(公交站)的地图)//我从这走到公司,深南大道很多因昨晚上暴雨被迫弃车的车在路上摊着//从地王往东双向公交全部沒法行驶,小车还有小道可穿行。
再后来,又读到她的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下班,不信邪,仍然选择公交车回家,看看是我看风景还是被当风景看~~~应该是回复正常。”
我猜:应该是回复正常。(结果真的是)
读到一则分享,写着“等风来”。
我想:上次,等风来:这次,等雨停。就像是一个台风,走了一礼拜。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今日暴雨,大街小巷。”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为什么以前的人一直用高碳水饮食没事?
只要你试一下爬山、耕地、挑水、拉车、行军、练武功任何一种运动,你就知道米饭管够是一个多快活似神仙的事情了。要是有块带肥肉的红烧肉,那可以直接原地飞升了都,
但如果你没吃饱就干出大力,流大汗的活,我相信你立即可以以秒计地体会到,那半碗饭在你肚子里的消失速度了。那叫一个快啊。
人类原先个个都是大力士胚子,跟你动物园看到的大猩猩似的,那造饭速度是很惊人的。但就是这几十年的工夫,人类大部分这类活计,都被机械接管了。这就导致一身的本事没处施展,但是呢,大口吃饭的好感觉,却不会因为暂时没活干而消失。
有进没出,代谢自然就成问题了。”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偶遇一朵花,偶遇一场雨,偶遇一群人,都是一场缘…
盛放的她,竟然落在了地上,此刻她应该在枝头盛放啊,也许我没有见过很多的茶花,也许她真的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朵,无论如何,我在低头的瞬间被她惊艳,除了惊呼,惋惜,实在不忍心就这样丢弃啊!但是盛满雨珠的她,没有丁点沮丧,依然昂扬,娇艳,哪怕落在了地上,哪怕再过几个小时,就不再盛放!”
[天人感应]
我想起一个词,叫:天人感应。在这一天的某个时刻。那之前,我看到摆在阳台上的空着的水桶,里面有了一些水,那是天水来着。我将桶拎起,将里面的水倒入花盆中。弯腰朝向花盆的时候,想起来:也是下雨天,我的姑姑,拿一个桶,放在地上,对准着屋子上面留下来的雨水,我不知见她一次这样了,这是一种习惯,她的习惯,是过往的所有的日子在她身上雕塑出来了,她知道:这水的珍贵。
在那之前,我读了一则分享,有关于这次暴雨的一则短视频,我读到了里面的一些评论,比如说:年年都涝,还好意思怪天。我还读了另一则分享,有关于一场篮球比赛的短视频,标题写着场上的人都觉得没意思,里面的评论有:高一点还算了,高这么多真得没法玩。(一个女孩两米多多,其他球员比她矮太多,没有狗瓜味的比赛)
在那之后,我想起来:这次这么下雨,似乎在我身上还真有一点预兆,昨晚的这场雨据说是几十年一遇,前晚的那些尿可谓是此生到目前所遇:一个晚上,尿了四次,每一次都是水量充沛且悠长;这个除外,早上起来称下体重,如果单从饮食和运动而言,应该持平。
结果,直接少了一公斤。当然,有关于体重的这个数字,也一样,自从上次越过这个数字之后,到再一次跌落到这个数字,走了可能四十年。当然,本来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因为今早见到的这场雨刷新了多少年的记录,然后在自己身上找,找到如此这般相关。
可以想见,天下雨和人撒尿,在我自己的词汇表里,从来都是贯通的。先前,读过一篇报道,根据一个数学模型的分析,说是温度升高多少,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增加多少。读到时当然是随它去,今天再想起,当然是以为这场雨似乎印证了那个数学模型的分析推算。
因为,那则新闻才读了不到一个月。就像,这场雨,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刚过的这个台风带来的,虽然上一次它的名字叫张三,这一次它的名字叫李四。站在阳台上,我实在看不出这雨有多嚣张,能感受到的是你的快活:一周,前面一个台风假,后面一个暴雨假。
我在大致正常的时间醒来、爬起(抛开昨日不算:我都瘫在,没有出门)。弄好了早餐,准备到六点四十喊你。不用等到那时候,我已经预先知道了听课,在老师不到六点半发出正式通知之前。我想带着小黑下去吧,又怕你爬起来,误以为还要上课,只好等到你自然醒。等到七点,想来是你妈妈的生物钟这时启动,把你闹起来了。
我可以乘机通告,今天不用上课。如是,你醒来,又接着睡。我可以带着小黑去外面游走:看看这场雨,到底如何如何。转了个大圈,真见识了井水盖的盖子掀起了,用共享单车围住,边上有人值守,还见到了污水盖的盖子正在从小孔中冒出水柱。看起来,是污水的通道已饱和,雨水的通道还宽裕。其他,我就什么也没看出来。
进超市,特意为自己买了半边西瓜。昨天不舒服的时候,喝水觉得没味道(难以下咽的感觉),就想着它啦(今天真得吃到了,也没觉得它得味道有多么好,估摸着就是:念想,此一时,彼一时)。收银员说了一句,今天她小孩在学校教室里,学校发来的通知说是。
上次也是,小孩送到学校去了,又通知我们接回来。她说也真是的,她们就怕担责任。我听了笑:自己没好处的事,谁愿意做?天经地义啊,不是吗?噢,想起来了,直接触发我想起“天人感应”一词的是那只企鹅,好些人为它落泪,说是它懂得感恩,也太搞笑了。
这,就是一个驯化的过程。人懂得趋利避害,动物懂得趋利避害。当然,这个“利”不是以金钱来计算,说成是“适合生存”会更妥当。它,这次与人打交道的企鹅,每一年都会出一趟远差,然后神奇地出现在自己的伙伴身边,或者说,神奇地出现在这熟人身边。
读到一则分享,说是:“看来评论区也个性化了……要是真的,那以后人人看见的都是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她分享了一则短视频,说是两公婆看同一个短视频,各自读到的评论区内容是不一样的,也即,老公拿老婆的手机猫一眼,根本就不是自己手机里的)
这则消息,给我一种后冲的作用:会不会,我读到的这些评论,也是这么投我所好?背后有个小机器人在热情为每一个诸如我之类的家伙服务?当然,这服务不只是为了我好,而只是为了它好,或者,顶多是在它好了以后、它能兼顾着也为我带来些好处---话又说回来,一个人,总能读到些和自己意见一致的观点,感觉岂不大好?
玩笑。到此为止。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一些可以让你慢慢思索、回味的。比如,我又去浏览了一下他的其他作品。草草地走过,深深地记下:
“西班牙的确在发达国家中居二三流位置。我的兴趣是——这个民族每个人绝大多数为自己活着,不为实现任何社会目的背上包袱,重要的是实现自己。”(这时他在回应一位的留言时,替自己解说)
““北行记”是笔者的旅行随记,属于“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性质。发表于此,为的是給自己压力——书写尽量工整、少些错字笔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他那时当面已经说过,这时读到反而确定亲切。他说到了老了,肯定会书写的比阅读的先没了;他说他总想着怎么样让自己活得有活力一些;他说那样去走上一走,是想看到在别处的人、是怎样的生活;我当时脱口而出的是:你写啊,一站一站地写。结果,过往的,他已经写了;将来的,他还在写。)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2023年09月08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拂拭尘埃(二五二) 2021.03.04
面对面,你和我。前一次这样子的场面,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聊了很多,关于你,关于我,关于同时与你我有交集的他。你说到一些地方,让我立马脱口而出地声明,回头要写出的,是什么呢?在路途上的某一段,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大概是属于能量的透支状态。然后,就又想起了。
说是有个人,有两摊子的产品,其一是办成品,其另一是成品,二者各有各的市场,二者也是上下游的关系。成品这块的业务是赚钱的,这人暂时没有想法;半成品这块的业务是亏损的,这人在动脑筋。他想扩大一些规模,测试一下市场的响应,因为不确定性够大,风险够大,他想引入投资。
他把这设想说给你,你没有说你当时怎么回应他的。你直接问我:你怎么看,他这做法?我茫然地看向你,没有出声。你继续:他把赚钱的抓在手上,把亏欠的让别人来合伙;他完全可以用积累下来的赚到的钱,自己去做这个测试,他为什么想要让别人的资金来参合?赚钱的他怎么不跟人分?
想起来了,你当时给了他当头一棒:你看看你的心,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就是这红与黑,让自己觉到极具对比色彩,喊出一声好的。你说你这些年,见了很多人,听了很多人的创业或者想创业的故事,你就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从旁打量这些人的心思,将所有的事归总为人和人的关系。
在你说出这个的时候,我忍不住伸出手,和你握一握。这个,正是我看待很多事的出发点。你说你发现,大凡成功的老板,总是各方面关系处得比较好;大凡出了事的老板,总是因了这样那样的关系没有预先处好,而引发出后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你说了身边的实例,你说了一些公众人物。
我们聊到了一个地方,是关于老板带着一帮人打拼的时候,在何种情况下分配利益。一种是,事成之后,老板将大家一起收获的果实,拿出一部分分发给大家;一种是,事成之前,老板将自己口袋有的少许果实,拿出一部分分发给大家。事后那种,你称之为施舍;事前那种,你称之为感恩。
怀了施舍的心,是老板自己觉到心里很舒服,别人心里未必舒服的;怀了感恩的心,是老板自己觉得心里未必舒服,别人心里很舒服的。在这个地方,你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你从书上读来的一个印度财主的故事,他要舍财帮到那些穷困的邻人,会用破布把钱包了,乘人不注意搁人家门口。
在这个地方,你做了一个区分:让人知道的那种帮人,你称为施舍; 让人不知道的那种帮人,你称为奉献。施舍是求回报的,奉献是不求回报的。回到施舍和感恩,我们把事前事后的这种不同,与舍得相对照:感恩者,即是舍得者,在得到之前,先将自己的舍出去;施舍者,即是得舍者。
在得到之后,才将自己的舍出去。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一个人想着是在事成之后,才回馈帮到自己的那些伙伴的话,那些伙伴在那共同出力做事的过程之中,往往就存了各色各样的心思,而致使这个人想要成就的事变得根本无从达成。这样一对照,舍得带来双赢多赢,得舍带来双输多输。
你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告你,他带了几个人,这几个人干活不是很得力,他自己往往得亲历亲为,搞得很有些苦逼,不知如何化解。你给他出了个主意,他回去试了,就像是药到病除,这几个人干活变得得力了,他自己变得轻松许多。你没说出那点子,你只说当老板要设法激励人去做事。
聊了一通,也许是食物进了肚子,脑袋供血下降的缘故,后来就一直觉到有些发困,别人的话传到耳朵里,变得有些听不懂,更别说给出回应。然后是路途上,遇到一对母子,两个人手牵着手,儿子个头高过妈妈,大概也就读小学的年龄,他显得有些痴呆,嘴巴里总发出听不清楚的发音。
听来像是在哭,听到了让自己觉到难受,像一种噪音,看过去则是他脸上带着笑,在看着他妈妈。猜那大概是他在说话吧,他说的只有他妈妈能听懂。停在路边,妈妈从包里取出几块钱,让他过到路对面的小店去买一袋花生米,很好奇他是如何与店员沟通的,他给他妈妈带回一袋花生米。
跟在他们后面走,他在一个劲地发出那怪声,他本身的模样野显得异于常人。我想看到与他们插件而过的那些学生,有几个会将注意力暂时地投向他们。一个没有,或者说,好像只有一个构成嫌疑:他好像在响应那个儿子的发音,而将头稍稍地回头扭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完成那个动作去看。
走在路上,看着他们手牵手,觉得挺温馨的。但在公交的封闭空间,没有扭头见到他们的身形,只是时不时传来他那发声,让自己觉到有些坐立不安,有些想要不要中途下去,换成另辆,有些想要是刚才不跟在他们后面一起上车,会不会好些?谁知?会遇上什么大多总是事先无法预料的。
先前的那趟车里,只有我一个乘客。车从一个站台过,站台上有一对有些年纪的夫妻,在向司机招手,意思是他们想要上车。司机没有理会,车还在慢速地往前,他们两个小跑着跟上,或许以为司机能停。前面遇到了斑马线那头的红灯,车停下来,他们两个跟上来了,不住地挥手说要上车。
司机这才有功夫告诉他们:站台在前面。他们很生气,说刚才放过的那个站台的马路对过有站台都停车的,那个站台怎么不停?司机告诉他们站台更换都有一个多月了,这个不用了,挪到前面去了。他们很生气,两个拦在了车头前。这个有意思,我站起来,走上前几步,给他们拍了一张。
女的没那么大火,走到路边去了,男的还挡在车头前,给他们再拍一张。然后是司机的火气有些上来了,拿了电话,站在我前面打电话报警,才说两句,他们已经让开道了,我轻轻拍拍他的肩,他看到了,说了一声:现在他们已经让开了,谢谢你们。电话挂了,车往前开,他们慢慢走着。
看到这一出,触发自己来想:这事得怪谁?很多的事情,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情形之下,站在那两口子的角度,基本的预设是那个站台该能上了这趟车的;站在这司机的角度,站台的调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开始几天大家不知道,能停总是停了,现在过去这么久了,没理由停了。
想想,有一个地方,或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就是那个站台:原先有的线路站牌,不只是简单地去掉就足够了,考虑到很多人先前在这上过车,在一段时间内,额外地张贴一张告示牌,指明站台挪去了哪个方向,距离大概有多少米,大概可以让大家的感受都好一些,让这一出无从发生。
类似,昨天看到家长群里一下子有了很多条信息,滚动了一下,发现是一个家长在说她家女儿在周一第一节的体育课上,与体育老师发生了冲突,小孩后来跑去投诉那老师。看着那沸沸扬扬的七嘴八舌,很觉得不是滋味。小冲突时不时会有的,处理好了,可以降阶,处理不好,可以升级。
别人怎么想,自己不知道。也许她从她感知的那些信息看到的那幅画面是她女儿受了大委屈,所以才显得很是激动,那样子就像是要逼那体育老师磕头、道歉。至于吗?我以为的不至于,她已经实际至于了。那老师大概能认到,那女孩大概能认到,我只好怀个乡愿:放松一下,好好说话。
那天接个电话,你在那头说起很多年的事,你家和人家发生纠葛,我代表你方出场,表现不好,没有显现出那种跟对方拼斗的律师样,你当时心里说:这小伙子,怎么这么懦弱。后来你才知道我不善跟人吵和斗。你在那头哈哈地调笑,我听了跟着微微笑:你再找到我时,知道我是这样的。完成于2021年03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