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祀用品,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上坟也称为扫墓,祭祖扫墓这种风俗的起源极其古老,可能是伴随着对祖先崇拜的出现而产生的,又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中国人重孝道,讲求慎终追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祭拜祖先。孝敬老人,敬重祖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为了使家庭宗族内部更具有凝聚力。
祭祖是排除邪恶杂念,缅怀祖先功德,弘扬先祖优点,立世社会贡献,光宗耀祖家门。
人如果被别人批判为没有家教,实际上是骂你对祖先的道德文化传承不好,祖宗十八代都缺乏人文道德教养。
祭祖的第一个意义是报本反始、缅怀祖宗恩德,激发后代孝思。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源头,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千万年道统承传的核心价值观。老祖宗、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祖先。
祭祖正是孝道的体现,是教导下一代如何行孝的教育方法。所以提倡祭祖就是提倡孝道,也就是提倡百善的根本。
祭祖的第二个意义是提醒我们要承传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与智慧宝藏,将它运用在当代,促进世界和平,造福当代人民,惠及后世子孙。所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就是报答祖宗恩德的最好方法。
老祖宗为我们设想周到,我们不能辜负他们,要直下承当,尽己所能,努力承传他们千万年积累的这些智慧与经验,这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三堂,学堂文化、祠堂文化、厅堂文化。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第二堂文化。祭祖是为了不让后代忘记自己的中华民族华夏族的子孙,记住自己的根系。熟记自己的族谱,记住自己祖先的光荣历史,记住自己的家规族训,在社会上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家教的人。有华夏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教养的民族后代。
人生最重要的环节是固本培元。春天需要吸纳大自然的生机气势,为自己的身体打下牢固的正气之本,培养充足的正能量元神。按道家理学标准,人的一生,正气在,一切希望皆在;正气散失,一切希望皆失。按佛家经学要求,人的一生,与世界善意在,一切希望皆在;善德失,一切希望皆失。按儒家文学提倡,人的一生,遵循祖训的意识常在,一切希望皆在;家规族训丢失,一切希望皆失。
很多人在祭祖时喜欢祈祷祖先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其实,这只是个心灵应验。得道者应之,不得道者不应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路线走对的人,行为做对人,祖先会应验你。如果行为和路线走得不对的人,不符合祖先心意,祖先不会应验你。这也叫心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