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及学情
新课标要求学生大量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打得比较好,但是学生在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会、写法的理解上还是存在极大的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
教材分析
《关雎》和《蒹葭》都是《诗经》中有名的篇目,教材中加入这两首诗,目的在于通过古典诗词的诵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水平。两首诗篇幅不是太长,而且重章叠句的形式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和吟诵。
整合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有《式微》《子衿》,相对于前两首诗歌来说则简单一些,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有助于延伸学习。
推荐学生阅读的课本之外的诗歌有《木瓜》《黍离》,其中第一首诗歌很好理解,第二首则有些难度。目的在于一方面增加学生阅读的信心,另一方也让学生挑一挑,激发他们挑战的勇气。
教学中突出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诗经》中诗歌的特点,从而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群文阅读可以达到大量诵读古代优秀诗词的目的,整合课本上四首诗歌,从引导学过渡到读《诗经》其他的诗歌,从而读其整本书。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2.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深入理解几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训练形式为用白话诗解读原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难点: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丽日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这节课我们在基于学习《关雎》《蒹葭》基础上,继续学习《诗经》中的《式微》《子衿》《木瓜》《黍离》。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心聆听来自最古老的诗歌乐音。
二、学生概括课堂学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
预设:内容健康积极上向;情感含蓄,有一种美感;重章叠句,反复咏叹,更能激起心灵的感受;句式整齐中又有变化等,比兴修辞手法使用等。
三、走进《式微》《子衿》
(一)学习《式微》
1.学生自己读诗,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白话诗翻译课文。
(结合注释,对于不懂的内容,可以询问老师和同学进行解决。)
2.学习交流:预设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泥浆中!
3.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是什么呢?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下注释,通过讨论,得出悲愤、气愤的感情,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表达不满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读课文要读出感情。
(二)学习《子衿》
1.题目的含义:教师补充
古代学子的服饰,古代女子对心上人的称呼,后来指对知识分子、文人贤士的称呼。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诗解内容。(通过诗解内容,结合原文,继续理解比兴修辞手法和重章叠句的产生效果。)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3.理解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四、听着两首诗歌的音频,用唱歌方式理解诗歌。(教师告诉学生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
五、学习《木瓜》《黍离》
(一)听音频,跟着学唱,最少听两遍。在学唱放入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体会比兴的修辞手法以及重章叠句的美妙。
(二)分享听到的感受内容、情感等。
预设: 木瓜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黍离
地里黍禾长成排, 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 心中忧郁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