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前述宋国六卿排序规则我们概括总结为“登卿不登职”,也即六卿之间地位即便发生变化,也只是排序变化,但并不改变各位卿此前此后的具体职务。换句话来说,宋国的“卿职”甚至包括大宰,都是终身制。一旦担任了某个职位或者大宰,除非死亡或者流亡,一生都不会改变。譬如根据清华简的记载,华元似乎在宋前昭公三年(前617)就已经成为右师:
……楚穆王立八年,王会诸侯于阙貉,将以伐宋。宋右师芋孙元,欲劳楚师,乃行……(系年.十一章四十九)
直到四十六年之后(前571)仍有华元作为执政的记载:
……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左传.襄公二年)
可见华元担任右师一职前后接近五十年,如果其享年七十岁的话,初次担任右师大约二十岁,当在前昭公元年(前619)宋襄夫人以“戴族”攻杀以“襄族”为主的昭公之党后,由于属于“庄族”的公子成年迈去世或告老而接任的。华元以青年接任右师,当然并不是由于其年长或者政治经验丰富,而是基于宋襄夫人一党的支持以及攻杀其他公族之后重新划分利益所致,所以华元初任右师时候的排名恐怕会相当靠后,当时的上卿可能先后为其同族的司马华耦及公子目夷之子左师公孙友,当前辈的诸卿去世之后华元才逐渐成长为上卿。
宋国“登卿不登职”的现象与包括鲁国在内的诸邦中常采用的“登卿登职制”行成极大反差。在“登卿登职制”下,诸卿相对而言难以长期把控某一职位,从而避免某一家族或个人利用职务之便攫取、输送利益。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某一位卿能够通过“登职”不断经历不同的岗位,则其最终得以登为上卿后将具备及其丰富的履历,从而培养出应对不同局面、场合的综合能力。
而宋国广泛采用的“登卿不登职”甚至同一职务在同一家族中长期世袭的现象,造成了被历代经学家所批判的“世卿世职”现象,宋国比较有名的有鱼氏的“世为左师”,华氏通过世职行成了华右师氏、华司徒氏及华司马氏,乐氏又行成乐司城氏、乐司寇氏,此造成个别家族通过长期占据某一职务而形成根深蒂固的专业背景以及裙带关系,或者能力一般的卿大夫通过世袭获得特定职务而造成根本不能胜任的局面。而一旦由于内、外因素导致各卿族之间真的发生了职务变动,其他家族很难真正接手旧职,此造成宋国在一系列内政、外交事件中屡屡出现低级错误。
譬如宋平公时候的能臣司城子罕担任司城近三十年,其中担任上卿达到二十六年左右,其执政时期巧妙地平衡了“戴族”、“桓族”、“庄族”、皇氏等各大族矛盾,并使宋国在外交上实现了“弥兵之会”(前546),在内政上又成功地控制了大火(前564),在军事上协助晋国制服郑国(前562),又独立击败了陈国(前556)等。而乐喜大约于前544年左右去世后不久,宋国就发生了整个春秋时期都罕见的大火灾,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连宋平公的母亲共姬都在混乱之中被烧死,可见宋都的管理从大治一下子变成极为混乱。类似地,继司城子罕之后成为上卿的外交家左师向戌去世后,其子向宁竟然愚蠢地抛弃了“桓族”原有的独立立场,没能够发挥制衡“戴族”的作用,反而错误地投靠华氏,导致“桓族”在“华向之难”和“南里之变”后一蹶不振,一度被排除在六卿之外近二十年。
奇特的世卿世职体系以及公族间畸形的竞争关系在宋国长期造成了严重后果,根据《经》、《传》的公开记载,春秋时期的宋国大约平均十五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导致利益格局重新划分的重大政变:
如上表,春秋时期有记载的宋国涉及卿位变化的动乱达到十七次,平均来说每次事变之间的间隔在十五年左右,也即平均每位宋公至少能赶上一次动乱。事实上情况可能远比表中所述的复杂,譬如宋平公三十三年大火灾(前543)中原有参与执政的“庄族”、皇氏等都退出权力核心,“戴族”从此几乎完全控制了政局,此次变故其实也相当于一次变相的动乱。上述状况导致春秋时期宋国的人心始终不齐,进而军队的战斗力也十分低下,其战果一贯与其所拥有的疆域、人口和经济实力不匹配。
综上,宋国可能出于与中原诸国来往方便,比照《周礼》设置了六卿,但其登升规则和代际间继承制度则大不相同,可以说与鲁六卿相比,是形似而神不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