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在这一节以洽洽为案例,介绍了「产品战略三角形」模型,这让我看到了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产品战略的布局和思考方向,产品是企业开疆辟土解决问题的军队,每一个产品都是一支军队有不同的战略任务。规划产品战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布局企业战略路线图。
读到这里让我看到「企业战略菱形模型」到「产品战略三角形」再到「产品开发」这一从大到小的推演过程。
华杉老师在P219页讲道:“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为社会承担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责任。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就是该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套解决办法,是一套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我用这些产品和服务保障该社会问题得到解决。”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为社会解决问题,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部分,也就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用“一套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保障社会问题得到解决”。
那么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找到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明确自己的事业理论、使命和目标了之后,接下来要怎么去规划业务战略的落地是最关键的部分。
华杉老师讲道:“企业的产品结构就是企业战略路线图,任何战略最终都要落实为产品战略。产品战略共包含三个层次,华与华方法称为「产品战略三角形」,首先是「产品结构」,要展开哪些业务,研发哪些产品,形成什么样的产品家族;其次是「产品角色」,每一个产品扮演的战略和承担的战略任务;再次是「战略次序」,先做哪块业务、哪个产品,后做哪块业务、哪个产品。”
业务战略的展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禀赋和社会问题进行全局的规划,这一规划也就是「产品结构」的规划,从品类-品种-产品,以及不同产品在业务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和战略任务,再到产品开发、推出过程中的先后次序,这是一整盘大棋,环环相扣。
当规划好了这一阶段需要展开的业务、研发的产品之后,就要根据业务战略进行「产品开发」。
华杉老师在上一节讲道:“产品的本质是购买理由,开发产品就是创意购买理由。”
通过提出消费者需要购买的购买理由开发出产品,首先保障了这一产品在市场上是有需求的,其次是从修辞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包装产品,发动传播和推广,放大购买理由,使产品(军队)在市场中获得成功。
第一个出站打市场的产品既是「拳头产品」也是「金角产品」,它扮演的战略任务是:“开疆辟土,扎根赛道,建立品牌,为其他产品创造平台和条件”。后续推出的产品也就是围绕着「围棋模型理论」进行布局,拓展「银边」,释放品牌边际成本效益,再推出第二个「金角产品」开辟新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