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706班上了一节Unit 6 writing公开课,在这之前其实最害怕的就是上关于这个课型,writing课不像reading课那般,学生只要能够自信大方,语言表达通顺流畅,那差不多就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而writing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不仅要有内容输出,还得仔细考虑文本的谋篇布局、行文的逻辑性、语法的准确性、词汇拼写的正确性,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书写卷面的整洁度等,需要进行多维度评价,上好一节writing课相对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
今天这节课在设计伊始,我先是翻看了上一次writing公开课的课后反思,回顾了那次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点注意了王博以及科组小伙伴们针对那次课提出的一些宝贵建议,力求在这次课堂把之前出现的不足规避掉,因此针对于上次课出现的课堂任务太多,导致各个环节都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进行的问题。在本次课,我有意减少了课堂任务,只设置三个任务,并且根据三个任务在语篇中的重要的程度分配了相对应的时间,比如第二个任务,我认为是这篇习作中最重要的,因此这部分分配的时间较多,学生自己写,写完后再加上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换观点,互通有无,交换完后学生检查、互评、展示、集体评价,这个部分学生自主活动加成果展评共耗时了16分钟。各项流程整体还是比较顺畅,时间的把握明显比上次好些了。
本次课也还是出现了一些待改进的点,记录下来,以待下次继续精进设计:
1.开头设计的三个问题soooo easy,难度不大,下次对于问题的设计还是要再考虑设计些有区分度的,考虑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虽然我的初衷是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提前接触一些句式,隐形植入有个初始印象,避免我在后面为了输入讲太多)
2.在仿写范文的过程中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提炼重点词、句,这比直接把要点给到学生更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能力。
3.小组互评应该最好有个指定的轮换顺序,避免个别学生被遗落。
4.学习单的版面设计应该再优化,学生的书写空间不够大,学生自己写的部分和通过小组讨论得来的要点可以分区写,混在一起显得杂乱,评价单上设计了Revisal订正处并没有派上用场,可惜。
5.在展示环节中,学生的书写如果出现了错误,能当场纠正的应该尽可能当场指正。(虽然我在评价单设计了teacher‘s assessment就是为了课后回收学习单能够一对一指正每位学生的错误之处,同时也节省课堂时间,但在课堂上当场指出还是比较具有时效性)
写在最后:
经过这几次writing课,我现在对这个课型的设计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在每次设计的时候都投入了大量的思考。虽然每次上完课后在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后可能又会暴露出新的问题,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这句话不仅仅只是我们日常用来教导学生的话语,对于教育工作者本身来说,也用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