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习惯走两个极端:要么像短跑冲刺,书拿到手就一刻不停地读,冲破一切阻碍,不分白天黑夜,不一鼓作气读完是寝食难安的;
要么像马拉松,读读停停,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消化,边读边回味,甚至读着读着就往回读,断断续续好似一直读不完。
《许三观卖血记》明显属于后者。
余华的文字真实又朴素,感人又纯粹,他用最平淡、直白、质朴的文字,把小人物许三观苦难的一生呈现给我们。
虽然这本书没有《活着》那么悲苦凄惨,虽然年代有些久远,却依然让人感触不断,揪心不已。
读到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根龙和阿方教他卖血前要喝十大碗凉水,直喝到牙根发酸、肚子胀痛的时候;
读到一乐去找自己的亲爹何小勇却被大骂一顿赶出来的时候;
读到许三观为了给一乐看病,一路卖血到上海,为了多卖血,大冬天不停地灌下冰冷的河水,一个月卖了五次血,连医生都骂他是“亡命之徒”的时候;
读到六十岁的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被血头嘲笑讽刺,失魂落魄走在街上,任浑浊的眼泪在脸上织成一张网的时候……
一次次刻骨的虐心!牵绊着你读不下去!
合上书,闭上眼,耳边似乎又响起许三观在胜利饭店拍着桌子冲跑堂大喊的声音:“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
这是许三观每次卖完血后奖赏给自己的独特的仪式感。
因为猪肝是补血的,黄酒是活血的。
他对来喜兄弟说,一定要作出神气的样子,就像经常出入饭店的那种人,这样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们。
丝厂的送茧工人许三观,一生卖了十二次血,吃了十二次炒猪肝,喝了十二次温黄酒的许三观,一辈子都在追求平等。
余华曾说,他这部小说想写的其实是平等。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好奇,因为四叔说,在这里有一个规矩,身子骨结实的男人都去卖血,不去卖血的男人被人看不起,娶不到媳妇。
因为穷,因为卖一次血能挣35元钱,也为了证明自己拥有健康壮实的身体,许三观卖了相当于两大碗的血,找到了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尊严。他用这35元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许三观无意中得知最喜欢的大儿子一乐居然不是自己亲生的,这个男人愤怒了,他用不干家务活儿来惩罚许玉兰,甚至他去出轨了同厂女工林芬芳。
虽然林芬芳非常肥硕,远没有许玉兰苗条漂亮,但许三观就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报复许玉兰,找到心理上的平等,洗去他当乌龟的耻辱,找回他作为男人的尊严。
报复完了,他和许玉兰平等了,可是他又觉得对不起林芬芳,满怀愧疚的许三观又去卖了一次血,给林芬芳买了肉骨头、黄豆、菊花等一大堆吃的东西。
血是珍贵的,卖血的钱只能花在大事上。报答已经胖得不像话的林芬芳,就是许三观认为的大事。
许三观是渣男吗?他骨子里确实自私狭隘,但本质上他还是宽厚善良的,这就是人性的晦暗和纯洁,这就是小人物的卑微和光芒。
日子磕磕绊绊往前走,自然灾害那年,一家人连续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许三观决定卖血请一家人下馆子吃顿面条。
但他不愿带一乐吃面条,他始终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儿。
他说我的汗钱可以给一乐花,血钱再花到一乐身上,心里就要难受起来。
许三观给了一乐五毛钱去吃烤红薯。一乐伤心地离家出走了,许三观找到他,边把他背在身上边劈头盖脸地骂,骂着骂着,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
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这儿的“小心翼翼”和“突然温和”简直神来之笔,一个生怕不被爹爱的儿子,一个早把爱刻在血液里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父亲,让人瞬间破防。
亲情终于超越了血缘。血缘只是纽带,爱,才是核心。
伟大的作品,总是这样不着痕迹攻占人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在凄苦的命运里感受到爱和希望。
善恶终有报,一乐的亲爹何小勇,这个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这个在一乐找上门来却不认,还把孩子赶走的狠心男人,突然出了车祸昏迷不醒。
陈先生说只有让何小勇的儿子去站在房顶上喊魂,才能把他喊醒。
何小勇的亲生儿子只有一个,就是被许三观养了十三年的许一乐。
一乐不愿意去,许玉兰也不同意,许三观心里当然更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他还是告诉一乐做人要善良,不能见死不救。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会演戏,不会弄虚作假,站在房顶上,他什么也喊不出来。直到有人把许三观找来,一乐看见他,才脱口喊出“爹”这个字。
许三观当即拿来一把菜刀,在脸上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他告诉所有人:“如果谁再敢说一乐不是我的亲儿子,我就和谁动刀子”。
从此,许三观真正释怀,真正放下了心里的算计和芥蒂。他和一乐真正成为虽没有血缘却胜过血缘关系的父子。
人生苦,世事难,但人间自有真情在。一乐病重住院,要到上海治疗。一家人东拼西凑,到处借钱,走了十三户人家借到六十三块钱。
借到何小勇家的时候,已经成为寡妇的何小勇的女人虽然之前和许玉兰打过骂过,但她始终记得一乐是自己男人的亲生儿子,记得一乐曾在自己男人弥留之际给他喊过魂。
她要报恩,她和两个女儿把全部钱拿出来,凑了十七元巨款,给了许三观。
她宽厚得平静无波,爱恨情仇,在生与死的面前经历了考验。
这残酷的人间有真正的公平吗?这苦难的人间有些微的温情吗?
有,这就是人心换人心,轻风换细雨,真情换温暖。你给我滴水之恩,我为你雪中送炭。
苦尽甘来。终于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老年的许三观和许玉兰已生活得衣食无忧。有一天他路过胜利饭店时,突然想吃炒猪肝喝黄酒了,于是他自然又想到了去卖血,却被告知,他太老了,血没人要了,许三观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哭,悲伤得不能自已。
当卖血已经成为习惯,当卖血已经成为生活困顿走投无路情况下的救命稻草,当靠着卖血跨过了人生路上一个个难关,有一天突然血没人要了,万一家里有急用,万一家里再有灾祸,该怎么办呢?
余华说,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在许三观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丈夫、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对家人们最广阔最深沉的爱意。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真正的男人?
一个孩子要在父母怎样的身体力行下,才能成长为正直善良的男子汉?
一对夫妻要经过多少考验,才能扶持到老,深情共白头?
答案不在风中飘,答案只能交给时间,交给人性,交给永远的爱,交给永不泯灭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