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学历史,学到明朝灭亡这一节时,有一段内容表述,崇祯皇帝在后山自缢而亡,课本上还配了一个黑白色的插图,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课文中没有任何对崇祯皇帝本人的评判,只讲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京城。
很少去了解历史的我,就按照常规的了解,认为一定是崇祯皇帝懦弱无能,昏庸无道,才让农民无法生存,以至于不得不揭竿而起,推翻王朝,建立新的政权。
读《明朝那些事儿》,崇祯皇帝让我看到了一个为了祖业尽心竭力,奋发图强的有志青年,让我看到一个殚精竭虑,工作不眠不休的天选打工人。
01
要说崇祯皇帝,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他的上一任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他的亲哥哥,朱由检从小不学习,甚至不怎么识字,是个文盲,一心做木匠。后期造成了宦官魏忠贤专权,整个朝政乌烟瘴气,官僚贪污严重,国家内扰外患,临终前将皇位传于弟弟朱由检即崇祯皇帝。
十七岁的朱由检继位,接过这个摇摇欲坠的江山,开始了他十七年的皇帝生涯。
崇祯皇帝是一位敏感、镇定、冷静又聪明绝顶的人,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魏忠贤。他深知魏忠贤的权力之大爪牙之多,边防备,边安抚,边清查,最后打击。
当时由于宦官魏忠贤专权,他为了防止魏忠贤的陷害,连续三天不吃宫里的饭,不独自一个人睡觉,可见,他对魏忠贤专权有清晰的认知,不像哥哥,完全被蒙在鼓里或者即使知道了,为了自己的舒适,也不去打破。
一开始魏忠贤为了再次控制这一任皇帝,送了四个带着“迷魂香”的女人,全被崇祯皇帝识破并搜出了药丸。可见崇祯皇帝是多么清醒。
他在皇位上站稳脚跟后,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先设计麻痹魏忠贤,清除阉党余孽,然后将魏忠贤革职,遣送回老家,最后计划派人暗杀。然而,魏忠贤自知罪孽深重,直接畏罪自杀。
三个月的时间,便把为祸七年的阉党治乱平息了,把曾经不可一世,在大明朝呼风唤雨,自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及其邪恶势力消灭了。
最后,崇祯皇帝逐步清理魏忠贤的爪牙和同党,并为殉难的忠臣恢复名誉,追授官职,加封谥号,还了世间一份正义。
02
崇祯皇帝还是一位勤政皇帝。
为了挽回衰败的大明江山,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比现在的996、007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要工作十四到十六个小时,而且面对的都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当时的皇太极进犯明朝,不仅仅是烧杀抢掠,已经开始建立政权,为吞掉大明跃跃欲试了。而西北由于连年灾害,农民颗粒无收,国家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多余的钱粮及时赈灾,造成了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
外侵内扰,崇祯皇帝不断启用能人志士,由于连年战争,国库亏空,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却依然无法抵抗住蒙古的侵犯,平复农民的叛乱。
崇祯皇帝还特别节俭,他的衣服、袜子破了,都是让皇后给打补丁,为了避免破衣服飘出来,平时走路都比较慢。
作为一名皇帝,一名政治家,他可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他急于求成,比如他用人存疑,这属于能力范畴,但是他竭尽全力挽救国家,并以身作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明知看不到希望,却依然没有放弃的精神,值得钦佩。
明朝的灭亡,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始于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有的说始于他的爷爷万历皇帝,还有说始于他爷爷的爷爷嘉靖皇帝。
无论始于哪个皇帝,明朝的官僚贪污,民不聊生,政治腐败,财政危机都是长久以来不断形成、慢慢衰落的,而崇祯皇帝运气不好,又赶上了连年天灾,可以说,崇祯皇帝,继位就是救火队员。然而十七年的努力,最终也很难力挽狂澜,拯救大明。
03
北京被攻陷时,崇祯皇帝为了不让女儿遭受更大的侮辱,临终前砍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尊严,为了负责,自己也在后山自缢。
崇祯皇帝一生,虽然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目睹了大明的灭亡,但是他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祖宗了。
可见,朝代的灭亡,并不一定是最后一任皇帝的懦弱无能、荒淫无道,明朝的灭亡,最终被终结为:气数已尽,是人力不可补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