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文网34坚持分享272天。
2022年9月24日
我们需要特别提醒自己,当事人在抱怨问题时,不等于他说明了他要的目标。举例来说,当一位太太向咨询师抱怨:“我一直在跟我先生吵架,吵了很多年,我不想再这样吵了。”此时,咨询师可问问这位太太期待的咨询目标是什么?若她的答案是“不要再吵了”,咨询师不要接受,因为这并不是她的目标答案。
咨询师可以接着询问:“你希望你们两个不要吵了,那么,你希望你们两个的互动是什么样子?”咨询师千万别预设自己知道当事人的目标,这位太太的目标很有可能是“恩爱沟通”,可能是“井水不犯河水”,也可能是“分居或离婚”。
即使当事人回答是恩爱沟通,咨询师仍可再追问对她本人来说,恩爱沟通的定义以及双方的行为表现为何,毕竟同一词汇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定与期许。也就是,咨询师无法从当事人的诉苦或抱怨中,清楚确认出当事人的目标。咨询师需从当事人口中探求到当事人期待、所欲的正向且标为何。当能了解当事人所欲的正向具体目标为何时,咨询的方向才会明确,当事人也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方向为何,此时晤谈的效率也才会随之提升。
读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