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读了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和《华夏美学》,收获良多。
《美学四讲》讲美学如何界定,讲美的本质,讲美感尤其强调审美过程、结构和形态,最后谈艺术的形式层、形象层和意味层涉及的几重积淀;全书逻辑清晰,包含了很多基础概念范畴。
《美的历程》从远古图腾蕴含的美开始讲起,历经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儒道互补)、楚汉浪漫(屈骚传统)、魏晋风度(人的主题),然后是佛教本土化、盛唐之青春、中唐之韵致、最后宋元山水之意境、明清文艺之思潮;全书按照“时间线”娓娓道来,同时伴随不同时期主题的进行了不局限于“当时”的深刻分析。
《华夏美学》将礼乐传统、孔门仁学、儒道互补中蕴含的美学如何在华夏大地上生发,尔后讲华夏儿女美之深情体现、美之形上追求,以及近代美学的一些变化;其内容多是传统文化体现美学的“板块”归纳,并进行了丰富的例证。
成书时间上《美的历程》最先,在我看来也是“美学三书”中含金量最高的,尤其推荐。分享几个“体会”吧,希望朋友们也能在空闲的时候想到李泽厚先生的著作。
「1」读完“美学三书”认识了美之内涵
一朵深山中的花,没被人发现之前它是不是美的存在?它能不能被评价为美?一块高山上的石头呢?这涉及美的对象(哪种事物会“美”)和性质(有哪些特征能“美”)问题,也涉及到美到底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美从根源上是如何产生的。
李泽厚先生认为,“美”有三个层次,对象、性质属于前两个层次,美的本质是第三个层次。自然事物的性能和形式,既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是美的存在,就具有审美性质;也不是由于主体感知到它,或把情感投射给它,才成为美;也不只是它们与人的生物生理存在某种同构对应关系而成为美;而是由于它们跟人类的客观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合规律的性能、形式同构对才成为美。
因此,作者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美始终是物质性的、实践性的,而且“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在谈认识社会美“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社会美所包含的“历史尺度”中,李泽厚先生对上述美的本质做了深刻的阐述,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如:
社会美首先存在于、出现于、显示于各种活生生的、艰难困苦的、百折不挠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及其他方面(如革命斗争)的社会生活过程之中。崇高、壮美、滑稽、悲剧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反映在艺术上,崇高、壮美便先于优美,对后者及其特性如柔弱、雅致、轻巧、幼小、光滑……的欣赏,正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
李泽厚《美学四讲》,P70。
为什么废墟能成为美?为什么人们愿意去观赏它?因为它记录了实践的艰辛历史,凝冻了过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受。
李泽厚《美学四讲》,P71。
「2」读完“美学三书”知道了审美形态
当前医美行业欣欣向荣,为了面容姣好、曲线玲珑,不少女性涉足其中,目的当然是为了“美”。如果李泽厚先生看到,会不会认为这是真的美呢?按照其对审美心理结构的分析、审美形态的分析,这当然也属于美的具体形态,但最多只能在审美形态的前两个层次评价。
李泽厚先生将人的审美能力形态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悦耳悦目一般是在生理基础上但又超出生理的感官愉悦,它主要培育着人的感知。悦心悦意一般是在理解、想象诸功能配置下培育人的情感心意。悦志悦神却是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如此看来,“为悦己者容”也好、“为自己美”也好,尚不能纳入第三种(层次)的审美形态中评价。
作者对三者虽然给予了审美能力上的不同层级评价,但也始终强调不能割裂开来看。严格意义上说,三者都有助于、也标志着人性的成长、心灵的成熟。
其一,对“悦耳悦目”这个层级来说,无论是日常生活、艺术作品,也无论是绿水青山、花香鸟语、黄昏落日、长江大河、碧野田畴、春风杨柳……这些似乎只单纯诉诸耳目生理的感官愉快,也仍然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由欣赏者不同的时代生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经验、教养背景所带来的不同的愉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和人本身的演进,耳目愉悦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都将不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其二,对“悦心悦意”这个层级来说,它往往能通过书法、绘画、音乐、文学作品……让人能够感受到很多深远的东西,它不同于直接的感官愉快,能够通过穿越时空的追思、深入内心的体会,不断让自己的性情、心意得到陶冶,这也是审美经验中“最常见、最大量、最普遍的形态”。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鱼虫,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也正因为这样,你才可能对着这些看来似无意义的草木鱼虫和音响,而低回流连不能去了。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日常生活的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
李泽厚《美学四讲》,P143。
其三,对“悦志悦神”这个层级来说,作者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级的审美能力,因此带有一种“崇高感”。但既然是审美能力,仍不能脱离感性基础,它仍然是一种情感调动并且是极致的情感调动,以致于达到“忘我”、“忘情”状态,追求更高的“合目的”、“合规律”,本质上是对人本身有限性的一种超越。
这种悦志悦神,似乎是参与着神的事业,即对宇宙规律性以合目的性的领悟感受。在西方,它常与对上帝的依归感相联系,从而走向宗教。在中国,则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精神境界。共同点在于: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在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不同在于:在西方这个不朽的本体永恒是上帝,从而追求灵魂不死,超越感性时空,进入一个纯精神的永恒本体。在中国,则不追求这种超时空的精神本体,而寻求就在此时空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即在感性生命和此刻存在中求得永恒,这也就是与宇宙(整体大自然)的“天人合一”。
李泽厚《美学四讲》,P147-148。
「3」读完“美学三书”了解了美的演进。
青铜艺术是线条粗狂、图纹诡异的,还是工艺精致、栩栩如生的更具有审美价值?造型艺术中的线条和色彩哪种可评价为更为高级的审美形式?西方的城堡建筑和东方的庭院建筑在审美上体现哪些历史、文化特征?文词华丽为美,还是文义深远为美?盛唐、晚唐在诗风、画派以及艺术品的差异之缘由为何?苏轼和陶渊明相似的文学作品风格在审美上有无层级上的差异?中国绘画(山水画)如何从“逼真”转向重笔墨、重情趣?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如何能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末端产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在《美的历程》都有系统的论述,在《华夏美学》中有很多具体例证。
李泽厚先生喜欢用“积淀”这个词,这个词本身就赋时间以力量,体现了过程的重要。宏观沉重的历史总体会积淀到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社会性的事物慢慢可积淀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事物,理性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慢慢的可积淀为感性的评价、道德选择评价。分析美的演进,作者将目光投向远古时代,从那里开始分析美在人类史时间轴上的不同表现,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研究者所处的时代位置进行对比式的、全景式的分析,让人明了不同的观念意像之下审美感受之不同。
美是一种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也是这个原因,我们看不同时代的美的载体,皆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这里略谈下李泽厚先生论述美的演进上的几个有意思的“点”:
其一,青铜器。青铜器在其盛行的时代还不能被当时的人做审美评价,它们承载了远古先民对自然、对未知的恐惧、敬畏、想象、崇拜,那些器物“既是恐怖的化身,又是保护的神祇”,他们代表着人们在蛮荒时代借助这些信仰也好、恐惧也罢,推动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那些器物之古拙、图纹之质朴,让人容易感受到积淀的“历史必然性”的强大力量,有一种指引人类命运的气氛。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无法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更无法评价其审美价值。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狞厉的美。……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
李泽厚《美的历程》,P41。
其二,中国建筑。在建筑领域,西方多以“城堡”式著称,建筑以石材为主,坚固、威严、高耸,中国则多“园林”式的平面建筑,即便宫殿、庙宇也如此,建筑以木材为主,实用、平易、自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其渲染表达的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作者的一段阐释让人感觉非常有道理:
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
李泽厚《美的历程》,P66。
其三,线的艺术。《美的历程》开篇即谈到“线的艺术”,在后续的书法、绘画、艺术品、诗词,也包括建筑中都谈到了“线的艺术”。“线”首先表现为一种“抽象能力”,区别于所有动物对色彩的直观、自然感受,对线的领会则更为间接、困难,需要更多的观念、想像、理解的成份和能力,比如古代陶器几何纹饰是以线条的构成、流转为主要旋律,即体现了人的审美由“再现”到“表现”的飞跃。其次,“线”也代表着对时间的感受、对节奏的感受、对韵律的感受,音乐、建筑、唐诗等都有所表达,他们将人对自然风物的感官感受上升到情感的激荡和趣味的探寻;最后,线也是一种运动的状态,有生命感、力量感,区别于静止的、规格化的形式美,中国的书法、山水画大概最能体现这种线条的美感了,尤其书法——是一种净化了的线条美,是一种人们观察这个世界后高度抽象又能具体表现出的生命之美、力量之美。
中国书法——线的艺术,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概括性的模拟)和表现(抒发情感)两种因素和成份,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
李泽厚《美的历程》,P45。
其四,苏轼的美学意义。苏轼大概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形象,他是异常聪明敏锐的全才,诗、文、书、词、画皆有成就;而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将“士大夫”阶层固有的矛盾心情之下的人格、理想、精神和追求进退之间的空漠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一生颠沛流离,诗词文中多有表达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生活态度,而每到一处又满是士人的情怀、对生活境遇投之以极大热情。苏轼给人一种既能接受现实,又不放弃精神追求的生命状态,诗词文句中表达的是思想开放的态度,内容上时刻展现出一种洞察生命规律、了悟人生真谛的大美。
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的纷纷扰扰究意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P165。
此外,作者归纳的礼乐传统与儒道互补、屈骚浪漫和魏晋风度、山水意境同市民文艺……都在传达某种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一路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身为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天然亲近,更容易让我们觉得:美不在别处,美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