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王婷婷老师的课堂实录

授课人:王婷婷

地点:三高

胡主任:我们先用黄帽子来表扬一下婷婷!

张伟丽:我觉的婷婷的微笑非常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学生很乐意参与课堂,这和她的这种亲和力有直接的关系。并且他的课堂通过学生背诵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主动性方面有着特别好的效果!

(胡主任有事离场,张伟丽担任主持人)

张伟丽(主持人):

婷婷请做一下本节课的课堂说明。

婷婷课堂说明:

今天我讲的是一节关于如何做短语改错的复习课。我教的是高一学习生,他们之前没有见过这种考试类型,到高中阶段才首次接触到短文改错,又加上我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薄弱,所以每次考试中,全校学生的短文改错的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基于这个现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尽快的提高短文改错的分数?那么就先教会他们短文改错的口决吧。第一步,通过知识清单,先背诵口决,再理解口决的深屈内涵。第二步,运用口决,进行实战训练。第三步,分组讨论,展示分享。第四步,每人都当出题人,感受出题思路。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短文改错的分数会有所增加!

张伟丽(主持人):

通过观察婷婷的这节课,大家发现了什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罗祎:

现象:我发现在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三次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同学都认真参与,老师在巡查课堂,有时对学生进行了个别辅导。而且在讲授过程中也主要采用了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的方式进行。

问题:3+1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哪一种更能完成教学目标?

婷婷回应:

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要结合本校的学情,选择适合本班的教学模式。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不是太好,因此,选择3+1教学模式,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于课堂中,进行讨论探究,交流展示,更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申艳丽回应:

利用“3+1”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题上积极参与其中,原来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睡觉,或者走神,听课的学生不到1/3。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在台上展示,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李海玲回应:

教学目标的界定既有知识能力目标,也有核心素养的目标。采用3+1模式,学生学习自主性更高,幸福感更强,这应该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敢于表达自我的素养体现。

闫文艳回应:

3+1课堂在我校推行以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在课堂上的笑声也增加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现象

听完婷婷和海玲的课,让我深受触动。海玲老师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然后不断的让学生补充,秒杀环节,根据错题学生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扮演角色中解决问题。我很佩服。婷婷老师先提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效果,然后让学生讲解短文改错口诀,接着分组讨论短文改错里应该怎么改,她们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是在设置一些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问题:

如何设置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她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建构:

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有问题,始终不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害怕耽误进度,害怕学生思路错、怕别学生补充不好,一节课效率低下,我以后要考虑一下我的问题,找到适合学生活动的切入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主持人总结建构:通过大家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新课改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只有因材施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李海玲:

现象:我发现婷婷老师非常用心地为学生准备了改错的规律总结,并且有电子版的,也有纸质复印版的。我还发现电子版的规律被展示的习题覆盖,学生在借助电子版习题体验规律时,多数同学没有回归纸质版规律。

问题:

如何让规律和习题高效对接?

假如我来教:

我会在讲解完规律后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同时找两位同学合作把规律以最快速度写到黑板上。在随后习题分析中进行一一对接,讲评完习题后再次回归规律记忆,为举一反三夯实基础。

王婷婷回应:

备课时是准备有一个学生到黑板默写的,但就在那一瞬间,突然改变计划,放弃了,主要怕学生板书太慢,影响了教程。但现在想想,却失去了巩固强化口决的好机会,如果边讲边对照口决,效果就会更好。感谢李海灵老师发现这个小失误,让我再次认识到,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的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